六月六日天晶明,九重广内暴干旌。
金锁朱扉开凤阁,禁籞偶随仙侣行。
复道岧峣登且止,俯视恍入青冥里。
金钟鼍鼓大十围,震击元来闻百里。
紫电青霜森武库,高幢大纛纷无数。
中有神祖手执戈,摩沙暗暗生云雾。
赤缨玉勒间驼鞍,岁久神物何媻跚。
传是文王渡江日,万斛载宝来长安。
祖宗英谟久不灭,煇煌重器遗宫阙。
千秋万代付神孙,张皇庙算恢先烈。
平生浪说骑凤游,吾今直上凤凰楼。
直须彤管纪胜事,天风吹骨寒于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登五凤楼》。下面我将逐句翻译并提供注释:

六月六日天晶明,九重广内暴干旌。    

译文:六月十六日天气晴朗,皇宫深处高悬着旗帜。
注释:六月通常指农历六月,这里特指农历六月十六日。“晶明”意为明亮清澈。“九重”指皇宫,“广内”是皇宫内的宫殿。“暴干旌”中的“暴”有炫耀之意,“干”即旗帜。

金锁朱扉开凤阁,禁籞偶随仙侣行。    

译文:金色的门环和朱红色的门扇敞开了凤凰阁,皇帝偶尔跟随仙人一起出行。
注释:凤凰阁是皇宫中的一座阁楼,“朱扉”即红色的大门,“金锁”是装饰在门上的金属制品,用来增加美观。“禁籞”是指皇帝出行时的仪仗队伍。“仙侣”指的是皇帝的伴侣或亲近的人,这里可能暗指皇后或宠妃。

复道岧峣登且止,俯视恍入青冥里。    

译文:从高高的复道登上去再下来,低头望去仿佛进入青蓝色的天幕中。
注释: “复道”是一种可以上下行走的多层建筑结构,这里指的是凤凰阁内部的通道。“岧峣”形容道路高耸险峻。“青冥”指天空,也比喻极高的地方。

金钟鼍鼓大十围,震击元来闻百里。    

译文:巨大的金钟和鼍鼓(一种水生爬行动物,传说中能发出巨大响声)直径有十米,它们的敲击声能够传遍百里之外。
注释: “金钟” 是古代的一种乐器,“鼍鼓”是一种打击乐器。“震击”表示声音的巨大。“元来”就是“原来”,“百里”在这里用来形容声音的传播范围。

紫电青霜森武库,高幢大纛纷无数。    

译文:紫色闪电般的剑光和青色的霜气布满了军械库,高耸的旗杆和众多旗帜随处可见。
注释:“紫电”可能指的是战场上的刀剑发出的闪光,而“青霜”则形容武器上寒光闪烁的锋利。“森武库”表明军械库非常壮观。“高幢”和“大纛”都是军队中的旗帜,“纷无数”则强调它们的数量之多。

中有神祖手执戈,摩沙暗暗生云雾。    

译文:其中有一位神祗手持兵器,他默默地挥舞使得云雾缭绕。
注释:“神祖”可能是指神话传说中的帝王或祖先,这里的“手执戈”指的是拿着武器。“摩沙”是形容云雾弥漫的景象。“暗暗生云雾”则暗示这位神祗的神秘莫测。

赤缨玉勒间驼鞍,岁久神物何媻跚。    

译文:那匹载着神物的神驹,它的缰绳上挂着红色的马缨和玉制的马嚼子,已经陪伴了岁月很长了,显得有些蹒跚。
注释:“赤缨”是红色丝带,用以装饰马匹。“玉勒”是用玉石制成的马嚼子。“媻跚”意味着步履蹒跚,形容神驹因年纪大而行动迟缓。

传是文王渡江日,万斛载宝来长安。    

译文:据说这匹马是周文王渡江时所乘,它承载着无数的珍宝前往长安。
注释:“文王”指周武王的弟弟姬发,即周朝的开国君主——周文王。“渡江日”可能是指周文王渡过长江的历史事件,这个事件与马匹有关。“万斛载宝”意味着装载了许多财宝。“长安”是当时中国的首都,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

祖宗英谟久不灭,煇煌重器遗宫阙。    

译文:祖先们的英明谋略一直流传至今,辉煌壮丽的宝物遗留在宫廷之中。
注释:“祖宗”泛指先人的功绩。“英谟”是英明的谋略。“久不灭”表明这些谋略和宝物的影响力长久存在。“辉煌重器”意指珍贵的宝物,“遗宫阙”则说明这些宝物被保留在宫中。

千秋万代付神孙,张皇庙算恢先烈。    

译文:希望千秋万代都能由神灵后代继承,继续发扬光大祖宗的谋略。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对子孙的期望,希望他们能继续利用祖先的智慧和谋略。“千秋万代”指的是时间无限长远。“付神孙”意味着交给未来的神灵后代,“张皇庙算”则是说继续运用祖宗留下的智慧和策略。

平生浪说骑凤游,吾今直上凤凰楼。    
直须彤管纪胜事,天风吹骨寒于秋。    

译文:我曾经只是随意地说我骑着龙飞翔,但今天我要真正地登上凤凰楼。我要记录下这次胜利的事情,就像秋风一样冷,让人感觉刺骨。
注释:这里的“平生浪说”可能是过去曾随意谈论过的事情,而今天要真正地去实现这一壮举。“彤管”是古代书写用的红色笔管,这里指记录或记事。“记胜事”是指记录下这次的胜利或者成就。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豪迈的心情,即使寒冷如秋风吹过,也要感到振奋和自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