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公诗案一图间,十六年来似等闲。
天子圣明公力健,早将名字勒燕山。

注释:郭总戎是唐代名将郭子仪,他画的《郭子仪图》流传甚广。这诗就是写郭子仪的《郭子仪图》,并称赞他的功高望重。《题郭总戎画卷 其二》是这首诗的第一首,第二首是《题郭子仪画鹰鹘图》。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诗,作者以郭子仪为颂扬对象,赞颂了郭子仪的功绩卓著、官位显赫。诗人通过“诸公诗案一图间,十六年来似等闲”两句,点明郭子仪的官职升迁之快、地位之高。“天子圣明”四句,赞颂了郭子仪的功勋卓著、功高望重;而“早将名字勒燕山”,则赞美了郭子仪的名垂青史、声威远播。

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先写郭子仪的官职升迁之快、地位之高,再写郭子仪的贡献卓著、功名显赫,最后赞颂郭子仪声名远播、名垂青史,层层推进,步步升华。

前两句“诸公诗案一图间,十六年来到等闲”是说,在历代名人的诗词中,只有郭子仪的画像最为突出,成为众所瞩目的焦点,连十六年的时间也似乎像等闲一样。这里的“诗案一图间”指的是古代人喜欢把诗文书画挂在案上,以便朝夕吟哦,因此称“诗案”。这里指郭子仪的画被挂到了历代名家的画案上,可见其地位之高、影响之大。“到等闲”中的“到”,表示时间上的接近。“等闲”是轻松自如的意思,这里用来说明郭子仪的地位之高和贡献之大。

后两句“天子圣明公力健,早将名字勒燕山”是说,天子圣明,郭子仪又努力建功立业,早就将他的姓名镌刻在了燕山(地名,今北京附近)的石碑上面。这里用“圣明”来赞扬唐玄宗(李隆基)英明睿智,用“勒燕山”来赞美郭子仪的功绩卓著,名声远播。

整首诗语言平实自然,却能准确传神地描绘出郭子仪的形象,既表现了作者对郭子仪的崇敬之情,也表达了作者对唐王朝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