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宵万籁息,明月流天中。
放舟出浦口,仰面承江风。

【注释】

凉宵:清凉的夜晚。万籁:指自然界一切声响。明月流天中:明月在天空中流动。放舟:乘船。浦口:水边的渡口,也泛指河流渡口。仰面:脸朝上。承:承受。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一幅画的欣赏。诗的前两句写景,“放舟”三字点明了这是一幅以江边为背景的图画;接着两句写画中人物,“仰面”二字写出了人物的神态,而“承风”则写出了人物的动作。

首句中的“凉宵”二字,不仅点明时间是清早,而且渲染了一种静谧、凉爽的气氛。夜深人静,只有偶尔传来的虫鸣声,更增添了一份静穆和幽寂。第二句中,“明月流天中”一句,把一轮皎洁的明月写得如玉盘一般明亮、圆润。它仿佛是从天上流泻下来的一道光,与夜空连成一片,照亮了整个天宇。这里,“流”字用得极妙。它既描绘出了月亮的形态,又暗示了它的运行方向,使读者仿佛看到了它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流动着,充满了动态美。

第三句写的是画面上的主人公。他正在江边的渡口乘船,准备过河。由于夜色已深,四周寂静无声,所以他才不得不仰头向江风敞开胸怀,接受它那清凉的气息。这里的“仰面”,既表现了他的动作,也表现了他的情态。同时,这一细节还透露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

最后一句,诗人没有再描写人物的动作或神态,而是通过一个细节来表达他对这幅画作的感受。那就是他看到江风拂动水面时,脸上流露出的微笑。这种微笑既是对眼前美景的赞美,又是对自己心境的一种抒发。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它通过对月光、江风等自然景观的描绘,将观画者的心绪带到了遥远的江南水乡,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美好的氛围。同时,它还通过对人物的刻画,展现了主人公悠然自得、超然物外的情怀。这种情怀正是古代文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