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落日鳞鳞起,飞蓬过影长千咫。
北望山阴峰可数,南山绀碧如浮水。
去舟一一趣山里,远红荡漾生霞绮。
空蒙树色有无间,斜倚枯筇想画理。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此诗为诗人在潴湖晚眺时所作,描写了潴湖落日的景色。“平湖落日鳞鳞起”,写夕阳西下,平湖上泛起了层层涟漪;“飞蓬过影长千咫”,写飞蓬草在湖面掠过,留下长长的影子;“北望山阴峰可数,南山绀碧如浮水”,“山阴”即指山阴县,这里借指山阴的山峰;“南山绀碧如浮水”,写南山的颜色像浮动的水一样;“去舟一一趣山里,远红荡漾生霞绮”,“去舟”是指作者所乘之船;“远红荡漾生霞绮”是说远山的红光荡漾开,好像绚丽的霞彩。“空蒙树色有无间,斜倚枯筇想画理”,写树林的浓淡相融,树木隐映于雾气之中,作者想象着画理(绘画的道理)。

【答案】

【注释】

平湖落日:平湖上的落日。鳞鳞:波纹貌。飞蓬:蓬草的一种,随风飘转。过影长千咫:飞蓬的影子长达一丈有余。

山阴:山阴县,这里借指山阴的山峰。绀碧,深青色,此处泛指青山。浮水:流动的水。

远红:远处的红色。荡漾:波纹起伏。生霞绮:像绚丽的霞光。

空蒙:形容雾气的浓重和迷茫。无间:空隙。画理:绘画的道理。

赏析:

《潴湖晚眺》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绝诗。这首诗写于诗人在江西铅山任职期间。诗人站在湖边,放眼望去,平湖上的落日余晖洒满湖面,湖面上的涟漪像鱼鳞一般一片接一片地铺展开来。飞蓬草在湖面上掠过,留下长长的影子。远处,连绵不断的山峰隐约可见;而近处,翠绿的南山与湖水融为一体,颜色像流动的水一样。诗人坐上小舟,一路顺流而下,驶向山中。远远望去,山上的树木在暮色中若隐若现,如同一幅淡淡的水墨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