崚嶒飞阁倚岩阿,载酒登临几度过。
万顷晴光当眼尽,八荒春色入帘多。
剑寒时觉龙号雨,碑蚀犹存豕渡河。
对景未能酬四美,临风何惜寄长歌。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理解及赏析。首先读懂原诗,明确原诗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分析诗句的大意,最后结合注释和重点词句来赏析,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答案】

译文:凌虚阁巍峨高耸,依傍着岩石山崖,载酒登临多次经过。万顷晴天景色在眼前消失殆尽,八方的春天风光从帘幕中进入。剑冷时感到有龙在呼号着下一场雨,碑上蚀刻的痕迹犹存当年猪渡河的情景。面对美景无法酬谢四美,对着风吟唱长歌何惜?

注释:(1)凌虚阁:在今湖北黄冈西大洪山下,为北宋文学家苏轼所建,苏轼曾作《凌虚阁记》。(2)崚嶒飞阁:高峻险要的楼阁。倚岩阿:依偎着岩石山崖。(3)载酒:携酒。登临:登山游览。(4)晴光:明媚的阳光。(5)入帘:映入帘幕。(6)剑寒:剑冷。(7)豕渡河:指宋人范仲淹在岳阳楼上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

赏析:诗人登上凌虚阁,远眺万里晴光,满眼皆是春色,不禁感慨万千。他想起了范仲淹的诗句,于是挥笔写了这首诗。

此诗前四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全诗融写景、抒情于一体,情景相生。首联写阁高耸入云,诗人登临其上,目极千里;颔联写晴光照眼,春光满目;颈联写剑冷龙吼,碑蚀猪渡,以景物变化烘托诗人心情之激动;末联写诗人因景兴感,抒发胸中不平之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