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把明珠饰宝簪,腾波未许玉龙含。
青襄南国山千点,碧亚中泠水一潭。
蜃口神楼舒海市,夔皮法鼓聚晨参。
焦光老去烟霞在,时为摩挲旧石龛。
焦山寺次黄淮少保韵(其二)
谁把明珠饰宝簪,腾波未许玉龙含。
青襄南国山千点,碧亚中泠水一潭。
蜃口神楼舒海市,夔皮法鼓聚晨参。
焦光老去烟霞在,时为摩挲旧石龛。
注释:
- 谁把明珠饰宝簪:珍珠和宝石装饰着的宝簪。
- 腾波未许玉龙含:形容海水翻滚,好像有龙在水中游动。
- 青襄南国山千点:青色的山峦点缀在南方的国土上,如同千万颗星星般璀璨。
- 碧亚中泠水一潭:碧绿色的中泠泉水清澈如镜,宛如一面镜子。
- 蜃口神楼舒海市:传说中的蜃楼之口,仿佛是海市蜃楼般神奇而壮丽的景象。
- 夔皮法鼓聚晨参:夔牛皮鼓声震天响,聚集在晨雾中的人们虔诚参拜。
- 焦光老去烟霞在:岁月流转,焦光已经变得斑驳陆离,但依然有烟霞相伴。
- 时为摩挲旧石龛:时不时地抚摸着那些古老的石龛。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焦山寺的赞美之作,通过描绘焦山寺的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表达了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之情。首句“谁把明珠饰宝簪,腾波未许玉龙含”,以珍珠和宝石作为修饰词,形容佛像庄严肃穆、神圣不可侵犯。第二句“青襄南国山千点,碧亚中泠水一潭”,则用色彩斑斓的山水画面来展现焦山的美丽景色。第三句“蜃口神楼舒海市,夔皮法鼓聚晨参”,以神秘的蜃楼神楼和庄严的法鼓声,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庄重的氛围。尾句“焦光老去烟霞在,时为摩挲旧石龛”则表达了诗人对焦山寺的深情眷恋,以及对岁月沧桑却依旧坚守信仰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