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宦中外,于今馀十人。
揆之三百中,三十能一存。
其馀未可计,零星与飞烟。
倦鸟思白云,健鹗翀青天。
云散何时合,高歌开别尊。

这首诗是明朝文学家杨慎所作的一首七言诗,描绘了送别总督宋中丞入坐南塘公院的场景。下面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注释

  1. 同年宦中外:指的是同辈的官员们在朝廷内外任职。
  2. 于今馀十人:指目前剩下的官员还有十位左右。
  3. 揆之三百中,三十能一存:揆(kuí)是古代的一种计算方法,此处表示比较和衡量。三百人中只有三十人还能留下。
  4. 其馀未可计,零星与飞烟:其余的人不可计算,就像天空中飘散的烟雾一样。
  5. 倦鸟思白云:疲倦的鸟儿想要飞向白云,这里比喻那些已经离开的官员思念着朝廷。
  6. 健鹗翀青天:强健的鸟高飞在蔚蓝的天空中。在这里比喻那些仍在朝中的官员,他们志向远大,有抱负。
  7. 云散何时合,高歌开别尊:如同天上的云彩散去后什么时候才能再聚集在一起,我们就要高歌一曲来庆祝离别,打开宴会的酒杯。

译文

同僚们现在都在外面为官,现在只剩下不到十个。
在三百人的行列里,只有三十人还保留下来。
其余的人无法计算,就像天空中的烟雾一样消散。
疲倦的鸟儿向往白云,而英勇的鹰则高翔于蓝天。
如果云彩散尽之后何时能够团聚啊,我们就要开怀畅饮,唱起离别的歌曲。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官职人数,表达了诗人对官场变迁的感慨。诗中通过对不同意象的使用,展现了官场的兴衰变化,以及对离任官员的深情怀念。最后一句“云散何时合,高歌开别尊”更是将离别之情上升到了更高的情感层面,体现了诗人对友情、事业和理想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