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忆江西变,微公人恐非。
论功犹众典,超逸与群疑。
贞度僚须肃,精忠帝合知。
会应为前席,南国尚疮痍。
【注释】
大都:元朝京城。伍松月:人名;
颇:很,非常;
江西变:指元末农民起义军占领江西。
微公:没有你;
论功:评定功绩;
众典:众所共知的典章制度;
超逸:超出常人,超凡脱俗;
贞度:忠贞有节操;
肃:恭敬;
精忠:忠诚至死不渝的心志;
帝:皇帝;
合:应该;
会应为前席:应当坐在皇帝身边;
南国:指南方地区,泛指南宋、宋朝。
【赏析】
这是一首送友人赴考绩之京的诗。全诗以颂赞友人为主。
开头两句说“颇忆江西变,微公入恐非。”是说元末农民起义军占领江西,如果没有像伍松月先生这样的英雄,元朝朝廷恐怕早就垮台了。这里用“颇忆”二字,说明作者对这次江西农民起义军占领江西的事记得很清楚,而对伍松月先生的功绩更是念念不忘。“微公入,恐非”,则是说如果没有伍松月先生这样的英雄人物,元朝朝廷也早就灭亡了。这两句是说,如果伍松月先生没有来参加抗元的义举,那么元朝的灭亡就会更早一些。这两句既表达了作者对伍松月先生的崇敬之情,又表现了他对元朝灭亡的惋惜心情。
中间四句主要写伍松月先生为国家建功立业的卓越才能和崇高品德。“论功犹众典,超逸与群疑。”“论功”,就是评论功劳,“犹”相当于“犹且”;“众典”即众所共知的典章制度,这里指的是国家的法律和制度规定;“超逸”,意思是超凡脱俗;“群疑”,就是众口难言的疑难问题,这里指的是社会上对伍松月先生的各种议论。“论功犹众典,超逸与群疑”,意思是说伍松月先生为国家建立的功勋,足以让国家的法律和制度更加健全,他的品行高尚,足以使社会上对他的种种议论烟消云散。这四句是说,伍松月先生为国家立下了卓越的功勋,他的品行高尚纯洁,足以让人们对他的议论烟消云散。“贞度僚须肃,精忠帝合知。”“贞度”即忠贞有节操;“僚须肃”,意思是说伍松月先生作为朝廷官员必须严肃恭谨;“精忠”,即忠诚至死不渝的心志;“帝合知”意思是说皇帝应该了解伍松月先生的忠诚心志。这四句的意思是说,伍松月先生作为朝廷官员必须严肃恭谨,皇帝应该了解他的忠诚心志。
“会应为前席,南国尚疮痍”。“会应”即应该的意思;“前席”原指古人在座位前面的几案上铺好了席子请客人坐,现在用来比喻皇帝面前;“南国”,即南方地区,泛指南宋、宋朝。“会应”两句的意思是说,伍松月先生应该坐在皇帝面前,而南方地区还在遭受战乱之苦。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伍松月先生的忠心耿耿,应该受到皇帝的青睐,而南方地区还处在战争之中,人民还没有得到安宁生活。
【译文】
想起当年江西发生农民起义,如果没有你伍松月先生,国家恐怕早就灭亡了。
论功行赏,你的功绩已经得到了国家法律制度的承认,你的品行高尚纯洁,足以让人们对你的议论烟消云散。
你担任朝廷官员必须严肃恭谨,皇帝应该了解你的忠诚心志。
你应该坐在皇帝面前,而南方地区还在遭受战乱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