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漠田间又一宫,琅琅天乐翠微中。
绕林读罢闻《周易》,刻竹吟成似《国风》。
宴岁鸿冥深野趣,往时虎视閟玄功。
泥蟠未几乘云去,剩得人传是卧龙。

在探讨明代诗人游朴的古诗《恭和先人南阳成室原韵 其六》之前,理解作者的背景与时代背景是重要的。游朴生活在明代中叶,这是一个文治武功并重的朝代,同时也是一个文人骚客活跃的时代。他的诗歌创作深受当时社会氛围和个人经历的影响。

诗的第一句“漠漠田间又一宫”,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庄严的乡村景象。”漠漠”形容田野广阔,给人一种空旷、辽远的感觉,而“田间”则让人联想到农田、农民的生活场景。“又一宫”可能指的是新建的宫殿或者祭祀的场所,暗示着对祖先的一种敬仰或纪念。这一句通过对比田园的宁静与宫殿的庄严,展现了一种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第二句“琅琅天乐翠微中”,则转向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琅琅”形容声音悦耳动听,”天乐”暗示了一种神圣的音乐或自然之音。”翠微中”则可能是指山峦重叠、云雾缭绕的景象,这样的描述使得整个场景显得神秘而又庄严。

第三句“绕林读罢闻周易”,则是从实际行动转向内心体验的转变。”绕林”可能是指在一个静谧的环境中进行阅读或学习的活动,”读罢”则表示已经完成。”闻周易”可能是指通过学习和领悟《周易》这部古老的典籍,感受到了其中的智慧和哲理。这里的”闻”不仅仅是听见的意思,更有一种心灵上的领悟和升华。

接下来是“刻竹吟成似国风”,“刻竹”可能是一种手工艺活动,即用竹子雕刻出各种形象或图案。”吟成”则意味着通过这种技艺表达了某种情感或思想。”似国风”则可能是指这种技艺或表达的内容类似于古代的《国风》,即指具有古代文化特色的诗歌或音乐。这里的“吟成”强调了创作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最后两句“宴岁鸿冥深野趣”,“宴岁”可能是指宴会或庆祝的场合,”鸿冥”则可能是指天空中飞翔的大雁,象征着远方或自由。”深野趣”则是指这种宴会或庆祝活动中所蕴含的深远意义和趣味。这里的“深野趣”强调了活动的深刻性和趣味性。

“往时虎视閟玄功”则转向了对历史英雄的回忆和赞美。”虎视”可能是指像老虎一样的目光,显示出一种锐利、霸气;”閟玄功”则可能是指隐藏或未被世人所知的伟大成就或智慧。这里的“虎视”和“閟玄功”都带有一种神秘和不可轻易窥探的感觉,同时也体现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

“泥蟠未几乘云去,剩得人传是卧龙。”这两句诗表达了对过去英雄人物的怀念和敬仰之情。“泥蟠”可能是指暂时被困或未能完全展露才华的状态,”未几”则表示时间不长。”乘云去”象征着成功或实现了自己的抱负。这里的“乘云去”强调了成功的迅速和突然,也体现了对过去英雄的敬佩和怀念之情。“剩得人传是卧龙”则是指这些英雄虽然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们的精神和事迹却仍然被人们所传颂和怀念。这里的“剩得人传”强调了他们的影响力和重要性,而“卧龙”则是指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他以智慧和谋略著称,被后人尊为“卧龙”。这里通过回顾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来表达对过去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对古代经典的学习和欣赏、以及对历史英雄的缅怀,展示了一个充满哲理、文化韵味和历史情怀的世界。通过细致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古人智慧的敬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