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廷署惜迟留,忽讶骊驹唱倦游。
丹笔几人思法雨,白云何处访仙斿。
眼中鹊起谁堪辨,天外鸿飞不可求。
我亦海东鸥鹭侣,因君一夜梦沧洲。

【诗词原文】

三年廷署惜迟留,忽讶骊驹唱倦游。

丹笔几人思法雨,白云何处访仙游。

眼中鹊起谁堪辨,天外鸿飞不可求。

我亦海东鸥鹭侣,因君一夜梦沧洲。

【诗词注释】

  • 杨培庵致政归阳城 其二:杨培庵退休后回到阳城县(今属山西省晋城市)
  • 三年廷署惜迟留:在朝廷任职三年(指从政三年),但遗憾未能及时辞官,希望留下更多时间与家人团聚或进行其他有意义的事务。
  • 忽讶骊驹唱倦游:忽然间听到马儿的嘶鸣声(骊驹,指代马),让人感到一种对旅行结束的不舍和疲劳。
  • 丹笔几人思法雨:用丹笔书写,寄托了对佛法的敬仰,同时也反映了自己对法雨的思念。这里的“丹笔”是指书法,而“法雨”则是一种比喻,表示佛法如同滋润万物的雨露一般。
  • 白云何处访仙斿:白云之上,寻找那传说中的仙人所乘坐的祥云,寓意着追寻高远的理想和境界。
  • 眼中鹊起谁堪辨:眼中所见的景象如同鹊起(即鹊桥相会)一般美好却难以分辨真假。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渴望和追求,同时也透露出一丝迷茫和困惑。
  • 天外鸿飞不可求:天上的大雁展翅飞翔,它们的身影已经消失在视野之外,无法再寻求它们的踪迹。这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的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无奈和失落。
  • 我亦海东鸥鹭侣:我也如同海东的鸥鹭一样,自由自在地翱翔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依恋之情。
  • 因君一夜梦沧洲:因为您的到来,让我在梦中回到了那片美丽的沧洲(指代故乡)。这里的“一夜梦”意味着梦境的短暂与珍贵,而“沧洲”则代表着故乡的美好与宁静。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首联“三年廷署惜迟留,忽讶骊驹唱倦游”表达了诗人在官场上的辛勤工作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颔联“丹笔几人思法雨,白云何处访仙斿”则通过书法、佛法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颈联“眼中鹊起谁堪辨,天外鸿飞不可求”则通过鹊桥相会、大雁南飞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渴望和追求,同时也透露出一丝迷茫和困惑;尾联“我亦海东鸥鹭侣,因君一夜梦沧洲”则通过海东鸥鹭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眷恋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