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路三千到海涯,诛茅编竹自成家。
亦知奇字无人问,尽日抛书学种花。

诗句解释

1 客路三千到海涯:这句诗描述了诗人离开家乡,前往未知的地方,经过漫长的旅程。”三千”可能指的是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距离或时间的长度。”到海涯”则表明了目的地的偏远和艰难。

  1. 诛茅编竹自成家:这一句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临时搭建住所的情形。”诛茅”可能意味着用斧头砍伐竹子,用以制作临时住所。”成家”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简陋但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的适应和接受。

  2. 亦知奇字无人问:这里的”奇字”可能是指稀有的、珍贵的文字或知识。”无人问”表示这些知识或文字不为外人所知。

  3. 尽日抛书学种花: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在空闲时选择学习新技能,即种花。”抛书”暗示了他放下书本,转而投入到新的爱好中。”种花”则是他学习的内容,可能也是他为了应对未来可能到来的困难而培养的技能。

译文

在遥远的旅行中,我跋涉过三千里到达海边,
在那里,用刀砍伐竹子,编织茅草,自建家园。
我知道那些珍贵的文字没人问津,
于是整天放下书本,学习种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长途旅行中的日常生活和心境变化。诗人在旅途中经历了从陌生到熟悉的变化,从孤独到与他人建立联系的过程。通过描述自己动手构建家园,种植花草等行为,诗人展示了其适应环境、自力更生的精神。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于知识和信息价值的认识,即使在信息不发达的古代社会,他也认识到了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这首诗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美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知识的尊重与渴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