咫尺城南地,溪头号紫阳。
石桥横远水,仙观倚层冈。
绿野农田沃,红尘客路长。
花村人载酒,此去课农桑。

紫阳桥观

咫尺城南地,溪头号紫阳。

石桥横远水,仙观倚层冈。

绿野农田沃,红尘客路长。

花村人载酒,此去课农桑。

译文:
在城南的咫尺之地,有一个名为紫阳的地方。
石桥横跨在远处的河流上,仙观则依傍着层层的山冈。
绿野广阔肥沃,而红尘中的客路却漫长。
花村里的人们载着美酒,我们此行是为了学习耕作和种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景画卷,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首句“咫尺城南地,溪头号紫阳”直接点明了诗题,将读者的目光引向了城南的一个名叫紫阳的地方。这里的距离之近,使得诗人感到欣喜若狂,仿佛已经能够闻到那清新的空气和听到潺潺的溪流声。
“石桥横远水,仙观倚层冈”两句则描绘了紫阳桥与仙观的美丽景色。石桥横跨在远处的河流上,宛如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仙观则依傍着层层的山冈,给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感觉。这些景物都显得如此和谐美好,仿佛是大自然的杰作。
“绿野农田沃,红尘客路长。”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紫阳周围的农田和道路。绿野农田广阔肥沃,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而红尘中的客路却漫长而曲折,似乎充满了艰辛与不易。然而,这些困难并没有阻挡人们前行的步伐,反而激发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两句“花村人载酒,此去课农桑。”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乡村生活的喜爱和向往。花村里的人们载着美酒,享受着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他们此行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游览风光,更重要的是学习耕作和种植,为未来的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这里的“课农桑”意味着农民们正在辛勤劳作,准备迎接新的季节和挑战。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将紫阳桥观这一景点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那份独特的韵味与魅力。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美,以及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