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聚散怜诸子,就我天涯见汝心。
优戏文章轻白眼,死生交态重黄金。
枕边牛斗时同把,泽畔鱼龙夜自吟。
满地风尘吾亦得,莫伤流水向知音。

【注释】

宿凤山:在今山西运城西南。马仲高:即马植,唐代人,曾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

中原聚散怜诸子:指马植的子孙,他们在中原地区聚散不定。

优戏文章轻白眼:形容马植的文章虽美,但被权贵轻视。

死生交态重黄金:形容生死与共的友情比黄金更珍贵。

枕边牛斗时同把:《庄子·外物》篇:“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枕边牛斗,比喻世事变幻莫测。

泽畔鱼龙夜自吟:意谓诗人在水滨听到鱼儿和蛟龙在夜里相互歌唱。

满地风尘吾亦得:意谓虽然我一生颠沛流离,但也能如鱼得水。

莫伤流水向知音:意谓不要因为世事变迁而悲伤,因为知音难求。

【赏析】

这首诗作于马植晚年归隐之时。诗人以“赠”字领起,开篇就写自己对于马植子孙的同情和关爱。马植是唐代著名诗人,曾为中书舍人,后贬谪岭南,最后回到故乡,过着闲居的生活。马植的子孙们在中原地区聚散不定,诗人对此表示出深深的怜惜之情。接着,诗人又从另一个角度对马植进行描绘,即他们尽管才华卓绝,但却被权贵轻视,这正体现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

中间四句则通过“优戏文章轻白眼,死生交态重黄金”等句子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死之交的珍视和重视。他认为,生死与共的朋友才是真正值得珍惜的宝贵财富,因此,他宁愿放弃富贵荣华的诱惑,也要坚守这份珍贵的友谊。最后两句则抒发了诗人对于世事变迁的感慨,认为虽然人生充满了变数,但我们也应该勇敢地去面对它,不要因为失去知音或者遭遇挫折而感到伤心和沮丧。

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深沉,既表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又展现了他对友情的执着追求。同时,诗中的意象也十分优美,比如“枕边牛斗”、“泽畔鱼龙”等,都富有诗意和画面感,使人读来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述的场景之中,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美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