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隐天涯春复春,得归湖海是知津。
渔樵旧业多生事,虾菜扁舟有故人。
高烛语消看剑夜,深杯愁散听鸡晨。
飞云两地知音隔,谁念当年折角巾。

诗句原文:

吏隐天涯春复春,得归湖海是知津。

渔樵旧业多生事,虾菜扁舟有故人。

高烛语消看剑夜,深杯愁散听鸡晨。

飞云两地知音隔,谁念当年折角巾。

翻译:
我在天涯的官位上年复一年地度过,终于回到了湖海之中,找到了归乡的道路。
渔夫和樵夫的生计常常充满变数,他们的扁舟里总是充满了老朋友的身影。
在夜晚,我点燃高高的蜡烛,看着手中的宝剑,心中感慨万千;清晨时分,我喝下一杯深深的酒,听着鸡鸣声中感受到人生的苦与乐。
即使距离遥远,也无法阻隔我们心中的思念和友情。

注释:

  1. “吏隐”:指的是官员隐居不仕的行为。
  2. “春复春”:春天一次又一次地到来。
  3. “湖海”:指代广大的水域,如大海或湖泊。
  4. “知津”:知道渡口或道路的意思,这里指找到归途的方向。
  5. “渔樵旧业”:渔夫和樵夫的职业,他们通常依赖这些职业为生。
  6. “虾菜扁舟”:用简单的食材制作的食物,如鱼、虾等,乘坐小船进行捕鱼或运输。
  7. “故人”:老朋友,指那些在船上一起生活的人。
  8. “高烛”:指高大的蜡烛,通常用于照亮或祈福。
  9. “剑夜”:在夜晚手持武器,可能表示对过去的回忆或未来的担忧。
  10. “深杯”:指深腹的杯子,常用来喝酒。
  11. “鸡晨”:早晨的鸡叫声,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
  12. “飞云”:比喻远在他乡的友人或亲人。
  13. “折角巾”:古代的一种头巾,用来象征文人雅士的风度。

赏析:
曾仕鉴这首《赵太史舟中赋别·其一》是一首表达离愁别绪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官场上的漂泊经历以及对故乡和旧友的深深怀念,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背景,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