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舸江干别,于今已渺茫。
书来缄岁月,字喜挟风霜。
世态黄金尽,交情白发长。
还期载春酒,相与问高阳。
张九峰的《以诗见投依韵酬答》是一首充满深意的古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后的怀念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下面将逐一赏析这首诗:
- 诗意解读:
- 画舸江干别:描述了作者与友人在江边分别的情景,”画舸”指的是船只,象征离别的哀愁和不舍。
- 于今已渺茫:意味着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两人的友谊也变得模糊不清。
- 书来缄岁月:书信的到来,承载着时间的流转,而书信的内容却无法带来安慰。
- 字喜挟风霜:文字中透露出的喜悦之情,却夹杂着岁月的痕迹和世事的沧桑。
- 世态黄金尽:世界的变化如同黄金般易逝,友情也难逃岁月的侵蚀。
- 交情白发长:随着时间的流逝,友情也在不断地增长,但白发却见证了岁月的无情。
- 还期载春酒:期待再次相聚的时刻,就如同春天的美酒一样令人期待。
- 相与问高阳:共同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就像询问高阳(太阳)一样珍贵。
- 关键词注释:
- 画舸:古代的一种小舟,常用来形容离别时的情态。
- 江干:指江河边的地带,常用于表达别离之地。
- 渺茫:形容事物显得遥远、不清晰。
- 缄岁月:封存岁月,指时间的流逝。
- 字喜挟风霜:字中蕴含的喜悦之情,被岁月的风霜所包裹。
- 世态黄金尽:世间的繁华如同黄金一般消逝。
- 交情白发长:友情如同头发一样不断增长,但白发却是时间的痕迹。
- 春酒:春天的美酒,常用来比喻美好的时光或团聚的时刻。
- 高阳:通常指代阳光明媚的地方,这里可能寓意希望和未来。
- 赏析:
-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切怀念和对未来重逢的无限憧憬。
- 诗中多次使用“江”、“水”等自然元素,不仅增强了画面感,也象征着人生的流动和变迁。
- 通过对“画舸”、“书信”、“风霜”等元素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友情价值的肯定。
张九峰的《以诗见投依韵酬答》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心灵的对话。它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感受到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过去的怀念。这首诗以其深情的笔触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