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枕高城楚大观,波光浮日上雕阑。
白云断处汉阳出①,仙子去时黄鹤闲。
前辈风流江汉远②,后生仰止斗山难③。
冯虚一笑下楼去④,九月洞庭湖水寒。
《黄鹤楼眺望》
赏析与解读
- 诗歌原文
雄枕高城楚大观,波光浮日上雕阑。
白云断处汉阳出,仙子去时黄鹤闲。
前辈风流江汉远,后生仰止斗山难。
冯虚一笑下楼去,九月洞庭湖水寒。
- 译文注释
- 注释:此诗为明代诗人张耀的作品。
- 译文:从高处望去,雄壮的黄鹤楼矗立在高耸入云的城墙之下,波光粼粼的水面映照着太阳的光芒,仿佛漂浮在雕花栏杆之上。
- 注释:白云在汉阳断开的地方露出,而传说中的仙人黄鹤则在此时悠然自得地飞离。
- 译文:那些曾经辉煌一时的先辈们已经远离了这里,只有后人仰望他们留下的足迹,感叹着攀登斗山的艰难。
- 注释:我笑着从楼上一跃而下,面对着这寒冷的洞庭湖,感受着秋天的萧瑟。
- 赏析
- 赏析:这是一首充满诗意的古风诗,通过对黄鹤楼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无限感慨和向往。诗中的“黄鹤”不仅是一个美丽的传说,更象征着一种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是诗人心中的理想和追求。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白云”、“汉阳”、“黄鹤”等意象,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神秘而又遥远的世界,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此外,诗人通过对古人和现代的对比,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未来的深深思考。整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蕴含着深厚的哲理意义,值得我们反复品味和深思。
- 创作背景
- 背景:《黄鹤楼眺望》作为明代诗人张耀的作品,其创作背景与作者的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紧密相连。诗人在登临黄鹤楼时,被眼前的景色所打动,引发了强烈的共鸣。同时,诗人也借此机会回顾了历史上的文化名人,如费祎、黄鹤等,以及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足迹和影响。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历史和文化传承的赞颂,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和文化责任感。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窥见诗人对古代文化的独特见解和深刻理解,同时也能感受到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