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辇南迁驻海头,朔尘如雨暗神州。
孤臣绝援樊襄失,四将空存社稷忧。
红树号蝉荒苑暮,白茅没马故宫秋。
行人欲寄英雄泪,还有寒潮向北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钱塘怀古题仙源云仍家谱》。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玉辇南迁驻海头,朔尘如雨暗神州。
    注释:皇帝的车驾向南迁移到海边的驿站,北方的尘土像雨一样降落,遮蔽了整个中原大地。

  2. 孤臣绝援樊襄失,四将空存社稷忧。
    注释:孤立无援的臣子失去了樊襄这样的良将,国家的安定和忧患都寄托在四位大将身上。

  3. 红树号蝉荒苑暮,白茅没马故宫秋。
    注释:红色的树林中蝉鸣声声,黄昏时分荒凉的宫殿显得凄凉;白色的茅草淹没了马匹,秋风中故宫的景象令人伤感。

  4. 行人欲寄英雄泪,还有寒潮向北流。
    注释:行人想要借酒浇愁,倾诉心中的英雄之情,但寒潮依然向北流淌,暗示着国事未明、时局动荡。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白居易对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的一次怀古之作。钱塘是古代杭州的别称,这里有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说。诗中通过描写钱塘的历史变迁,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首句“玉辇南迁驻海头,朔尘如雨暗神州”,描绘了皇帝南迁的场景,北方的尘土如同雨点般洒落,象征着国家遭遇的困境。接着,“孤臣绝援樊襄失,四将空存社稷忧”,表达了作者对于忠诚的将士们的忧虑,他们的缺席让国家陷入危险之中。

接下来的“红树号蝉荒苑暮,白茅没马故宫秋”,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营造了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这种氛围与前面的国家危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作者的悲愤之情。

最后两句“行人欲寄英雄泪,还有寒潮向北流”,则是表达了作者对过去英雄事迹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担忧。虽然寒潮继续向北流淌,但是国家的未来仍然不确定,需要有志之士来拯救和振兴。

整首诗结构紧凑,意境深远,通过对钱塘历史的回顾和反思,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同时,诗歌的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