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行路难。
行行西上多关山,虎牢函谷愁百盘。
连峰更出青云端,朔风冽冽沙漫漫。
青鞋裹足随征鞍,江南衣薄不禁寒。
肌肤冻皴骨亦顽,日来月往走如丸。
天地黯惨岁复阑,故园回首隔江关。
妻孥在家无绮纨,夜深灯火愁相看。
此时忆家泪潺湲,西行万里何时还。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解答此题时,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这样,很多题目就可以得心应手了。本题注意“关”字的写法。

2.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做此类题目,要立足课内,把诗句放回到相应的情境中,结合诗句的意思,根据题目的要求作答即可。比如本题中“行路难,行路难”一句,是李白在旅途中的感叹。再如“连峰更出青云端”一句,形容山连云接,高耸入云;“朔风冽冽沙漫漫”一句,描绘出一幅大漠荒寒的景象。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然后,回顾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情感。再从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本诗开篇就以“行路难,行路难”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所遇到的艰难困苦,表现了他对前途的忧虑。颔联描写途中所见,用夸张的手法,写出路途之艰险。颈联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边塞的严寒景象。尾联写思乡之情。通过对比,突出思归的心情。

【答案】

(一作《度关山》)

行路难,行路难。行行西上多关山,虎牢函谷愁百盘。连峰更出青云端,朔风冽冽沙漫漫。青鞋裹足随征鞍,江南衣薄不禁寒。肌肤冻皴骨亦顽,日来月往走如丸。天地黯惨岁复阑,故园回首隔江关。妻孥在家无绮纨,夜深灯火愁相看。此时忆家泪潺湲,西行万里何时还?

译文:

行路太难了,行路太难了。一路向西上着重重关山,虎牢函谷让人愁肠百转盘曲盘旋。连绵不断山峰仿佛从青天外延伸而来,朔风吹过沙砾茫茫无边无际。我穿着青鞋跟着征鞍行走,江南的衣裳薄得像纸一样禁不住寒冷。我的皮肤冻裂了也不怕疼痛,骨头也变得僵硬不再灵活。日子一天天过去一年又一年,故乡的景致让我回望不已。家中的妻子儿女在家没有锦缎衣服,深夜时分点着灯火相互凝望着。如今我在异乡想起了家乡泪流满面,西去万里何时才能返回家园?

赏析:

这是一首羁旅抒情诗。首句点明了作者所处的环境是“行路难”,并抒发了自己对旅途艰辛的感慨。第二句紧承首句“行路难”而叹,“难”字领起下面的内容。三、四两句描写了旅途所经之地的地理状况及气候特点。五、六句写自己因天气严寒而冻伤双脚,以及由此引起的思乡之情。七、八句写自己思念故乡的情景。最后两句由眼前之事引发出对故乡生活的怀念。整首诗以“行路难”为线索贯穿全篇,感情起伏跌宕,变化多端,充分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悲凉和苦闷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作于安史之乱期间。当时诗人正在赴长安应试途中。这首诗反映了唐代社会动乱时期的一个真实情景,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关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