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梯杳蔼白云笼,极目扶桑海气红。
大壑潮音雷鼓震,诸天幻影蜃楼空。
雪山势挟神鳌去,风御长驱万马同。
何必褰裳凌宇宙,新诗帝座可能通。

鹰窠山

丹梯杳蔼白云笼,极目扶桑海气红。

大壑潮音雷鼓震,诸天幻影蜃楼空。

雪山势挟神鳌去,风御长驱万马同。

何必褰裳凌宇宙,新诗帝座可能通。

注释:

  1. 丹梯:红色梯子。杳霭:朦胧不清的样子。
  2. 扶桑:古代神话中太阳初升的地方,这里代指太阳或早晨。
  3. 大壑:深邃的山谷。潮音:海浪的声音,这里形容山中的水声。
  4. 诸天:天空中所有的地方,包括上天下地。幻影:虚幻的景象。
  5. 神鳌:神话传说中的巨鳌,用来比喻巨大的山峰。
  6. 风御:驾驭着风前行。长驱:长距离快速前进。
  7. 褰裳:提起衣服,这里形容穿着衣物行走在天地之间。
  8. 帝座:皇帝的座位,这里指诗仙的座位。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鹰窠山的古诗,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形象,将鹰窠山的自然景观描绘得栩栩如生,令人仿佛置身于其间。首句“丹梯杳蔼白云笼”,用“丹梯”形象地勾勒出山间的道路,云雾缭绕,宛如仙境。接着“极目扶桑海气红”,诗人放眼望去,只见太阳初升时分,海面被染成了一片通红,展现出大海的壮美景象。第二句“大壑潮音雷鼓震”,则进一步描绘了山谷中的水声,如同雷鼓震响,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活力。接下来的四句则是对鹰窠山其他美景的描绘,如“雪山势挟神鳌去”,“风御长驱万马同”,以及“何必褰裳凌宇宙”,都充满了豪迈的气概和对自然的热爱。最后一句“新诗帝座可能通”,更是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自信和期待。这首诗不仅生动地描绘了鹰窠山的美丽风光,更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