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渊泉北惠泉南,石蹬萦纡路自谙。
吟罢已看苍藓合,草深无碍白云涵。
浴沂风月从而后,归洛烟霞迹可探。
只爱红尘飞不到,欲移书榻对禅龛。

喜复碧山吟社

龙渊泉北惠泉南,石蹬萦纡路自谙。

吟罢已看苍藓合,草深无碍白云涵。

浴沂风月从而后,归洛烟霞迹可探。

只爱红尘飞不到,欲移书榻对禅龛。

注释:

喜复碧山吟社:欣喜再次来到碧山吟诗的社里。

龙渊泉北惠泉南,石蹬萦纡路自谙。

龙渊泉在北面,惠泉在南面,石磴曲折迂回,山路自然明了。

吟罢已看苍藓合,草深无碍白云涵。

吟罢已经看到苍苔覆盖的台阶,草很深,但不影响白云的融入。

浴沂风月从而后,归洛烟霞迹可探。

沐浴着沂水的风和月亮,可以沿着后面走,归洛地的烟和霞迹可以探索。

只爱红尘飞不到,欲移书榻对禅龛。

最喜好的是红尘中无法到达的地方,想要把书桌移到禅房的龛上。

赏析:

这首词是宋代文学家辛稼轩所作的一首咏物词。全词借咏古迹“碧山吟社”来抒发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上阕开篇写景,点出题意:“龙渊泉北惠泉南,石蹬萦纡路自谙。”“龙渊泉”和“惠泉”,指的就是碧山吟社的所在地,“石蹬”是登高望远时所走的石阶,“萦纡”是曲折回旋的意思,“路自谙”则是说山路自己明白。这是对碧山吟社地理位置的描写。接下来两句是作者的想象:“吟罢已看苍藓合,草深无碍白云涵。”“苍藓”指的是青苔,“草深”是指茂盛的青草,这里既写了山石,也描绘了青翠的草木。“吟罢”、“苍藓合”等都是诗人的即兴发挥,表现出他对这个地方的喜爱。最后一句“草深无碍白云涵”,则写出了白云与青山、茂草浑然一体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下阕转入抒情,表达自己的志向和理想:“浴沂风月从而后,归洛烟霞迹可探。”“浴沂”指沐浴在沂水之中,“风月”指的是自然风光或美景。“归洛”则表明了作者想要回到洛阳去。“迹可探”则是说那里的景色可以尽情欣赏和探索。这几句是表达了作者想要远离尘世纷扰,回归自然,修身养性的愿望。

最后两句则是作者的自我表白:“只爱红尘飞不到,欲移书榻对禅龛。”“红尘”在这里指的是繁华的世界,“禅龛”则是佛教中供奉佛像的地方。这两句话是说自己只喜爱隐居的生活,不愿涉足繁华世界。而“欲移书榻对禅龛”,则是表明了自己想要搬书到禅房中去,以此来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这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历史底蕴,体现了辛稼轩作为一位文人士大夫的高尚品德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