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隐者人不识,沈东林胜杜樊川。
云深树老空山里,日暮舟横野渡边。
绕屋苎长迷曲径,当门花落就流泉。
一藤来果敲诗约,坐断炉头榾柮烟。

次沈陶庵题石田有竹庄韵

江南隐者人不识,沈东林胜杜樊川。

云深树老空山里,日暮舟横野渡边。

绕屋苎长迷曲径,当门花落就流泉。

一藤来果敲诗约,坐断炉头榾柮烟。

注释:

  1. 江南隐者人不识:形容隐居在江南的人,人们不了解他们。
  2. 沈东林:指沈约东林寺,这是一首赞美隐者的诗。
  3. 杜樊川:指杜牧的樊川别墅,这里用来与沈约东林寺进行比较。
  4. 云深树老空山里:描绘了一个幽静而古老的空山景象,云层深厚,树木苍老。
  5. 日暮舟横野渡边: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时,舟船在渡口停泊的画面。
  6. 绕屋苎长迷曲径:描述了环绕房屋的竹子长得茂盛,遮蔽了曲折的小径。
  7. 当门花落就流泉:描写了门前盛开的花朵随着时间流逝而凋谢,泉水随之流出的景象。
  8. 一藤来果敲诗约:指的是诗人与隐者之间的约定,用一根藤条作为信物传递诗歌的承诺。
  9. 坐断炉头榾柮烟:形容诗人坐在炉子旁,烟雾缭绕,象征着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和投入。

赏析:
此诗是一首赞美隐者的诗,通过描绘江南的自然景色和隐居生活的宁静之美,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首联“江南隐者人不识”,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即赞美那些不被世人所知的江南隐者。颔联“云深树老空山里”和颈联“绕屋苎长迷曲径,当门花落就流泉”分别描绘了空山的幽静景色和门前花草的凋零之美,展现了隐居生活的独特魅力。尾联“一藤来果敲诗约,坐断炉头榾柮烟”则巧妙地将隐者与诗人之间的友情联系了起来,通过一藤、一果、一炉的形象,表现出了诗人对隐者的尊重和友谊。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隐者生活的赞颂,展示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