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访梅花岩,洒落观飞泉。
因怀流水调,哀玉杂冰弦。
乐失求之水,在野有遗传。
之子抱桐响,与泉相悠然。
谁哉洗俗耳,直驾钟期前。
这首诗是诗人赠给友人野泉余琴士的。诗中描绘了梅花岩的自然景色和诗人对友人的情感寄托。
译文:
昨日拜访梅花岩,观赏飞流的泉水。
因为怀念流水般的音调,玉制的乐器混杂着冰弦声。
音乐失传后寻找它,在野外仍有遗传。
你怀抱桐木之声,与泉水一起悠然自得。
谁人能洗净俗世之耳,直驾钟期前。
注释:
- 昨访梅花岩:昨天去拜访梅花岩。
- 洒落观飞泉:观赏飞泻的泉水。洒落,形容泉水如珠玉般飞溅。
- 因怀流水调:因此怀念流水般的音调。
- 哀玉杂冰弦:玉制的乐器混杂着冰弦声。哀玉,指古代用玉制成的乐器。
- 乐失求之水:音乐失传后寻找它。
- 在野有遗传:在野外仍有遗传。在野,泛指民间。
- 之子抱桐响:他怀抱桐木之声。之子,指诗人的朋友。
- 与泉相悠然:与泉水一起悠然自得。
- 谁哉洗俗耳:谁人能洗净俗世之耳。哉,通“那”。
- 直驾钟期前:直达钟子期(春秋时楚国音乐家、鼓师)前。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和祝福。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首联直接点明赠诗的目的,即欣赏梅花岩的美景。颔联则通过回忆与友人共赏流水般的音乐,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钦佩之情。颈联进一步强调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一种对友情的珍视。尾联则以一个疑问句结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祝愿。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诗意和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