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塘对幽人,玉经付童子。
柳阴曾歇煆,渔笛砭俗耳。
微微菡萏风,白云随之靡。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然后,分析要赏析的句子,看该句运用了哪些手法,如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并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艺术效果。
本诗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诗人以幽人的心境作背景,描绘一幅清新脱俗的田园风光图,抒发诗人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情怀。前两句写景,点明诗人与渔人相知相亲的关系,后两句抒写情意,表达自己不慕荣利、甘于清贫的志趣。
“金塘对幽人”、“玉经付童子”,这两句用典,写诗人与渔人相知相亲,自得其乐的情状。“幽人”指隐居山野的人,“童子”则指渔夫。“金塘对幽人”、“玉经付童子”,这是诗人对渔人的一种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柳阴曾歇煆,渔笛砭俗耳。”这两句写诗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又听到渔夫的歌声,感到十分惬意。“柳阴曾歇煆”中的“歇煆”即停歇的意思,这里用典,指渔人打鱼时暂时休息的情景。“柳阴曾歇煆”一句写出了渔人悠然自得的情趣。“渔笛砭俗耳”中“砭”同“针”,“砭俗耳”即纠正世俗之耳,使耳目变得高尚起来。这两句通过描写“柳阴”“渔笛”的意境,表达出诗人对于渔人这种远离尘嚣、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的羡慕之情。“微微菡萏风,白云随之靡”这两句写微风吹过荷花,荷花随风飘动,如同白云般轻盈,这两句将荷花比做白云,形象地写出了荷花的飘逸之美。诗人看到如此美丽的景色不禁发出由衷的赞叹:“微风轻摇着荷花,仿佛白云一样自由自在。”这两句既写了荷花的飘逸,也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
【答案】
①金塘(池塘)②幽人(隐士)③玉经(美玉)④童子(年轻的渔夫)⑤柳阴(垂柳的树阴)⑥歇煆(停歇,指暂
时休憩)⑦渔笛(渔船上吹来的笛声)⑧砭俗耳(纠正世俗之耳)⑨菡萏(荷花别称)⑩白云随之靡(像云一样飘然而去)
译文:
金塘边我对着隐士,玉经交给年轻渔人。垂柳荫里曾歇过船,渔笛声中洗掉世俗之耳朵。轻轻拂过的荷叶微风,像白云一般随它飘逝。
赏析:
首联“金塘对幽人,玉经付童子”,写景兼叙事。“金塘”为池名,此乃一池碧水,环境幽雅;“幽人”指隐居山林的隐士。“玉经”指《诗经》中的《硕鼠》,而“付童子”则是说把诗送给年轻的渔人。“柳阴曾歇煆”,承上启下,写诗人与渔人相知相亲,自得其乐的情状。“柳阴曾歇煆”,意思是说垂柳之下曾有船只停歇。“歇煆”就是停歇之意,此处指停船之意,是说渔人打鱼时暂时休息的情景。“渔笛砭俗耳”,这一句中“砭”同“针”,“砭俗耳”即纠正世俗之耳,使耳目变得高尚起来。这两句通过描写“柳阴”“渔笛”的意境,表达出诗人对于渔人这种远离尘嚣、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的羡慕之情。颔联“微微菡萏风,白云随之靡”,这两句写微风吹过荷花,荷花随风飘动,如同白云般轻盈,这两句将荷花比做白云,形象地写出了荷花的飘逸之美。颈联“微微菡萏风,白云随之靡”这两句写微风吹过荷花,荷花随风飘动,如同白云般轻盈,这两句既写了荷花的飘逸,也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尾联“微微菡萏风,白云随之靡”这两句既写出了荷花的飘逸之美,同时也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