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称云从龙,雨降云先起。
望不慰三农,漫天亦徒尔。
【解析】
这是一首咏太室山起云峰的诗,起首两句“古称云从龙,雨降云先起”以“云从龙”来比喻起云峰。起云峰为太室山二十四景之一,位于河南登封市西北约7千米处,因峰顶常有云雾缭绕而得名。据旧县志记载,“云从龙”即指此峰,其上常有云雾环绕,故又称“云台”,是太室山上最奇险的地方。后两句则直接点题,言望不到尽头的田野无法慰藉农民的辛勤劳作,漫天飘荡的云雾也徒劳无益。诗人通过写景,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对统治者不体恤民情的谴责。
【答案】
译文:
古时人们常把云比作龙,说它从龙而出现,那么下雨的时候,云就最先起来。
望不到边的庄稼田里,百姓们的辛苦劳作不能得到一点安慰和抚慰;天空中的那片白云,也毫无用处。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太室山起云峰的诗。起首两句“古称云从龙,雨降云先起”以“云从龙”来比喻起云峰。起云峰为太室山二十四景之一,位于河南登封市西北约7千米处,因峰顶常有云雾缭绕而得名。据旧县志记载,“云从龙”即指此峰,其上常有云雾环绕,故又称“云台”,是太室山上最奇险的地方。后两句则直接点题,言望不到尽头的田野无法慰藉农民的辛勤劳作,漫天飘荡的云雾也徒劳无益。诗人通过写景,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对统治者不体恤民情的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