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苑清风不可追,词林寥落旧心知。
倒衣曾作趋朝敬,反袂真成丧道悲。
万里修途怜折轴,半轩残雨忆弹棋。
楚江浩荡庐山迥,目断丹旌伫立时。
注释
- 谏苑:古代皇帝设置的谏官官署。
- 清风:比喻正直的品格、高尚的情操。
- 词林:指文学艺术领域。
- 倒衣曾作趋朝敬:形容李充昭都曾以恭敬的态度面对君主。
- 反袂:袖子卷起来,表示悲伤或哀思。
- 丧道悲:因失意或悲伤而失去道德。
- 修途:漫长的路途。
- 折轴:车轴断裂,象征旅途中的艰难。
- 残雨:雨势未尽。
- 楚江:长江中游一段。
- 庐山: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南郊,为我国四大名山之一,风景秀丽。
- 丹旌:红色旗帜,这里指代皇帝的仪仗。
- 伫立时:在那一刻,诗人久久地站在那里,凝望着远方。
赏析
本诗是一首悼念已故友人兼好友李充昭都的挽歌。全诗以李充昭都的生平事迹为线索,通过描绘其生前的清高形象和不幸命运,表达了对其深切的怀念之情。
首联“谏苑清风不可追,词林寥落旧心知”描绘了李充昭都在谏官时期,以清廉正直的品质闻名于朝廷。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的仕途并不顺利,这从他最终的遭遇中可见一斑。
颔联“倒衣曾作趋朝敬,反袂真成丧道悲”进一步展示了李充昭都的性格特点。他曾以恭敬的态度向君主进言,但终究未能改变命运。这里的“反袂”象征着悲伤或哀悼。
颈联“万里修途怜折轴,半轩残雨忆弹棋”则通过描述长途跋涉的艰辛和回忆下棋的情景来表达诗人对友人的同情与怀念。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李充昭都生前生活的点滴记忆。
尾联“楚江浩荡庐山迥,目断丹旌伫立时”则是诗人站在高处远望,感叹友人生前的辉煌与身后的凄凉。这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哀愁,也透露出一种对过往时光的留恋和感慨。
本诗通过对李充昭都生平事迹的回顾与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其一生坎坷命运的惋惜和对其人格魅力的深深敬意。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