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伐馀骸骨,勋庸有汗青。
赐祠昭壮节,列爵重新宁。
雨露杉松茂,春秋黍稷馨。
敬承孙子事,应慰在天灵。
新宁伯家飨堂成赐额壮节
【注释】
- 新宁:地名,位于今湖北省黄石市。
- 飨堂:古代祭祀时用于接待宾客的场所。
- 壮节:形容人的气节、志向宏大。
- 战伐:战争。
- 馀骸骨:战争结束后遗留下来的残骸。
- 勋庸:功勋和功劳。
- 汗青:指史册,用来形容功绩被载入史册。
【译文】
新宁的伯家飨堂建成并赐以“壮节”匾额,象征着其人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
战火纷飞后留下了许多残骸,但其人的功勋与事迹却永远被铭记在历史的长河中。
朝廷赐其家族享堂,以示对其家族世代荣耀的认可,希望他们能继续传承这份荣耀。
雨露滋润着杉松,春秋二季收获了黍稷的芬芳,这些都是对他家族辛勤劳作的褒奖。
他的儿子们继承父辈的遗志,尽心尽力地为国家服务,以此慰藉天国的先祖灵魂。
【赏析】
此诗是一首赞颂新宁伯家飨堂建成并赐以“壮节”匾额的颂歌。首句直接点明主题,新宁伯家的飨堂建成并赐予“壮节”匾额,这不仅是对其个人英勇无畏精神的赞誉,也是对其家族世代荣耀的认可。颔联通过描绘战后残骸与史册记载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新宁伯家功勋卓越、永垂不朽的历史地位。颈联则通过描绘杉松之雨露滋润与黍稷之春秋季节芬芳的景象,赞美了新宁伯家辛勤劳作、硕果累累的优良传统。尾联则是对新宁伯子辈们的寄语,他们应继承父辈遗志,为国家尽心尽力,以此慰藉天国的先祖灵魂。整首诗通过对新宁伯家飨堂建成、赐额、家族荣誉等事件的描绘,展现了其英勇无畏、功勋卓著的历史地位以及家族世代勤劳奉献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