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日试春衣,千山万山花乱飞。
行人何处觅相识,啼鸟有时催早归。
日渐冲山鞭影急,烟初迷树水光微。
草深阵阵喧蛙鼓,鹅鸭军声似也非。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赏析。

“自平阳还襄陵道”:从平阳县返回到襄陵的路上。

译文:三月三日春光明媚,穿着春天的衣服去试衣。千山万山的花像雨点般纷纷扬扬地飘落。行人在何处寻觅相识的人?啼鸟有时催促我早点回家。太阳渐渐升高,鞭影越来越快。烟雾初起时,树影迷蒙,水色朦胧。草丛里阵阵蛙鼓声,鹅鸭军号声,似是而非。

注释:平阳,县名,汉置,在今山西省临汾市西南。襄陵,县名,汉置,在今陕西省大荔县东南。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旅途的诗。诗人由平阳出发,一路向东,经襄陵,到达目的地。全诗四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首句“三月三日试春衣”,说明作者已过三月初,但天气依然寒冷。“试春衣”三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当时人们穿新衣的情景,也反映了作者此时的心情。第二句“千山万山花乱飞”,以夸张手法写出了山花烂漫之状,同时也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

第三句“行人何处觅相识”,写游子在茫茫人海中寻找自己的熟人或亲人,表达出一种思乡之情。第四句“啼鸟有时催早归”,则又写出了游子在外思念家乡,盼望早日回家的情感。第五、六句“日渐冲山鞭影急”、“烟初迷树水光微”,则通过景物的变化来渲染出游子的急切心情。第七句“草深阵阵喧蛙鼓”,写草长莺飞时,青蛙鸣叫此起彼伏,热闹非凡。第八句“鹅鸭军声似也非”,则以“鹅鸭”为比,暗指“鸡声”,既表现出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也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的厌倦。

【答案】

自平阳还襄陵道

三月三日试春衣,千山万山花乱飞。

行人何处觅相识,啼鸟有时催早归。

日渐冲山鞭影急,烟初迷树水光微。

草深阵阵喧蛙鼓,鹅鸭军声似也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