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池塘暑气消,山冈处处乱鸣蜩。
侵衣树色摇空翠,绕户江声落晚潮。
自笑疏慵忘礼乐,只将踪迹混渔樵。
降心惟有诗魔在,时复临风写绿蕉。
【注释】
①秋兴:即《晚春山塘道中》,为作者在晚年时所作,抒发对故国的怀念之情。
②雨过:雨水过后。池塘暑气消:夏日的热气已消。
③蜩:蝉的一种,叫声如“鸣”,这里借指蝉鸣声。
④空翠:青翠的山色,形容树色。
⑤渔樵:渔夫和樵夫,泛指平民。
⑥降心:降低自己的傲气。
⑦诗魔:指作诗时忘情于其中的境界,也指杜甫。杜甫曾自称“诗魔”。
【赏析】
《秋兴》是杜甫晚年的作品,写诗人晚年流寓夔州(今四川奉节)时的感慨。此诗开头二句写景,接着写自己对礼乐传统的鄙弃。中间两句以自笑来反衬礼乐传统的可贵,结尾两句则以“降心”来表明自己对礼乐传统的推崇。全诗风格沉郁苍凉,格调悲壮。
首联先从视觉感受写景,用一个“消”字,既写出雨过天晴、暑气全消的清新景象,又表现出作者的愉悦心情。
颔联由上联的视觉描写转向听觉描写。诗人由池塘的清凉气息联想到蝉声,进而联想起江边潮水的涨落。诗人将蝉鸣声比作江潮声,形象地描绘出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颈联写自己对礼乐传统的鄙弃。诗人用“自笑疏慵忘礼乐”这一反问句表达了自己对于礼乐传统的不屑一顾,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疏懒性格的无奈。
尾联用“降心”一词,表达了自己对礼乐传统的推崇。诗人用“惟有诗魔在”来表明自己对诗歌创作的喜爱,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礼乐传统的推崇。诗人认为只有诗歌才能表达出内心的真实情感,而这种情感只有在诗歌创作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得到体现。
整首诗以“秋兴”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对礼乐传统的思考与感慨。诗人通过对雨后池塘的景象进行描绘,表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通过描述蝉声与江潮声,表达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通过对自己的疏懒性格进行反思,反映了个人修养的问题;最后通过赞美诗歌创作来表达对礼乐传统的推崇。这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