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水相传卓锡泉,不知宫殿自何年。
残碑半护云山冷,古木平临海月偏。
晓起烟霞迷下界,夜深钟磬落诸天。
我来拂坐昙花侧,万壑松风拄杖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的《水目寺》。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水目寺(此指作者所在的地点)
注释:水目寺,位于某个地方的水边寺庙。此水相传卓锡泉,不知宫殿自何年。
译文:这泉水相传是从卓锡泉流出来的,但我不知道这座宫殿建于何年。
注释:卓锡泉,传说中的一个泉水,据说这里曾经有一座寺庙,但具体的时间不详。残碑半护云山冷,古木平临海月偏。
译文:残破的石碑半掩在云雾中的山峰下,古老的树木平视着海上的月亮显得有些倾斜。
注释:残破的石碑,可能是指某座古代的石碑。云山冷,形容山峰云雾缭绕,景色寒冷。古木平临海月偏,描述的是一幅静夜的景象,古树挺立在海边,月亮偏斜在一侧。晓起烟霞迷下界,夜深钟磬落诸天。
译文:清晨醒来时烟雾和霞光迷离了整个世界,夜晚深夜时分钟声和磬声响遍了天上。
注释:晓起,指的是清晨起床。烟霞迷下界,形容晨曦中的烟霞朦胧,笼罩了整个世界。夜深钟磬落诸天,描绘了夜晚钟声与磬声传遍天空的场景。我来拂坐昙花侧,万壑松风拄杖边。
译文:我来到这里坐在昙花旁,万壑松风吹动着我的杖端。
注释:昙花,一种植物,其花瓣在阳光下会发光,常用于装饰或比喻短暂而美好的事物。拂坐,意为坐下来休息。万壑松风拄杖边,描述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面,风吹过山脉和树林,带来凉爽的感觉。
赏析:这首诗以水目寺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水目寺”、“卓锡泉”、“云山”、“古木”、“海月”等,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卷之中。同时,诗中还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世事无常的思考,以及对宁静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