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朔县虽小,天生山作城。
人家通涧道,水阁散钟声。
崖寄僧庐静,江回客棹清。
更怜春事好,随处乐农耕。
阳城览胜
阳朔县虽小,天生山作城。
人家通涧道,水阁散钟声。
崖寄僧庐静,江回客棹清。
更怜春事好,随处乐农耕。
注释:
- 《阳城游眺》是宋代诗人王十朋的一首五言绝句。
- 阳朔县(今属广西壮族自治区): 古代称为“阳武”、“阳朔”,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
- 天生山作城:形容阳朔的山峰如同天然建成的城墙。
- 涧道:指山间流淌的水道。
- 水阁:水中的小楼。
- 崖寄僧庐静:指山崖上的僧人住所宁静。
- 江回客棹清:指江水回流,使得船只行驶时声音清脆。
- 更怜春事好,随处乐农耕:更加喜欢春天的事情,因为春天正是农忙季节。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诗,通过描绘阳朔的自然风光和当地居民的生活,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和谐美丽的田园画卷。首句“阳朔县虽小,天生山作城”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阳朔山城的赞美。接着,诗人详细描述了山间的溪流、小楼、僧人住所等景物,以及江水的清澈和船只的声音。最后一句“更怜春事好,随处乐农耕”则表达了对春天农事的美好感受和对农耕生活的热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现了阳朔的美景,又反映了当地的风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