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福精庐面小桥,半临流水半临郊。
红分日影穿林隙,青送山光落树梢。
古佛台前猿献果,老松枝上鹤营巢。
庵僧每出归来晚,却把禅扉带月敲。
延福精庐面小桥,半临流水半临郊。
延福庵位于小桥之南,一半依水,一半傍山。
红分日影穿林隙,青送山光落树梢。
夕阳的余辉穿透了树木间的缝隙,青山的影子倒映在树叶之间。
古佛台前猿献果,老松枝上鹤营巢。
古佛台附近有猿猴献出果实,老松树上有白鹤筑巢。
庵僧每出归来晚,却把禅扉带月敲。
寺庙里的僧人每每在傍晚时分回家,却带着月光敲打着寺院的门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延福庵的美景以及僧侣的生活状态。首句“延福精庐面小桥,半临流水半临郊。”描绘了延福庵的建筑风格和地理位置,小桥横跨在溪流之上,一边靠近山野,一边靠近农田。第二句“红分日影穿林隙,青送山光落树梢。”则进一步描绘了夕阳下的景色,阳光通过树林间的缝隙洒下,照亮了周围的一切。第三句“古佛台前猿献果,老松枝上鹤营巢。”则是对古佛台附近的景致进行了生动的描绘,猿猴献出果实,白鹤在老松树上筑巢,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和谐。最后一句“庵僧每出归来晚,却把禅扉带月敲。”则表达了寺院中的僧人生活状态,他们常常在傍晚时分回家,却带着月光敲打着寺院的门扉。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延福庵的美景以及僧侣的生活状态,令人感受到宁静与和谐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