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好堤边柳,妾好岭头松。
柳絮忽飘荡,随风无定踪。
不如岁寒姿,青青傲穷冬。
好恶苦不定,忧心徒忡忡。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理解诗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核心意象,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概括诗歌内容主旨。“感遇”即感怀,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他对柳树和松树不同命运的感慨。柳树因多情而飘荡不定,终难定其根;松树却能傲寒凌霜,青青不老。诗人以物喻人,表达了自己对松树精神风貌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内心的苦闷与不安,以及对时局的忧虑。

“君好堤边柳,妾好岭头松”,诗的前两句以“柳”和“松”为题,点明了两种不同的植物。“君”指对方,“妾”指自己。“堤”,水边的土坝。“好”,喜爱。“妾好”,意谓我喜好。“岭头松”,意谓我喜好的是高高的山岭上那一株松树。“柳”和“松”是自然界中的两种植物,但它们各自所处环境不同,因而各有其特色,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所以作者首先用这两种不同的植物来比喻自己的感情倾向:你(指对方)喜欢堤岸旁的柳树吧!我则喜欢山岭顶上的松树!“柳絮”句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君”字。“忽飘荡”,忽然之间随风飘荡。柳絮随风飘荡,这是自然现象,也是常态。“无定踪”,没有定着的地方。柳絮随风飘荡,无法找到它的归宿之地,所以说它“无定踪”。

“不如岁寒姿,青青傲穷冬。”这两句是说,柳树虽然也能傲雪凌霜,但是不能像松树那样青青不凋。这两句诗运用反衬手法,突出了松树的特点,同时也表现了诗人自己的志向。诗人认为只有具有高尚品德的人才能够在困难和恶劣的环境中保持坚贞不屈的品质。

“好恶苦不定,忧心徒忡忡。”“好恶苦不定”,指人的感情是不稳定的,经常变化无常。“忧心徒忡忡”,意思是说由于心中忧虑不安而感到痛苦。这里的“愁”字,不仅表明了诗人内心情感的复杂,更反映了诗人当时的政治处境和人生遭遇。

此诗借咏物寄兴,托柳讽己,以柳喻人。全诗构思巧妙,语言精练而含蓄,富有情韵,耐人寻味。

【答案】

译文:①你(指对方)喜欢堤岸旁的柳树吧!②我则喜欢山岭顶上的松树。③柳絮忽然间随风飘荡,无法找到它的归宿之地。④不如松树那样青青不凋。⑤人的感情经常变化无常,忧愁痛苦使人不得安宁。⑥心中的忧愁使我感到痛苦。⑦因为国家动乱而担忧啊!

赏析:

《感遇》共两首。这是第二首。前四句写景,后两句抒情,以咏物寓托抒怀。诗中“君”“妾”代指君王与臣子,通过咏叹柳与松的不同命运,表达了作者对君王的不满和对自身处境的担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