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人万遍课参同,只恐劳生事事慵。
高枕山房还静听,十千八百五更钟。
注释:闻翁七帙,听说你读经七遍了;幽人万遍课参同,你隐居深山万遍读《参同契》了。只恐劳生事事慵,只是怕劳累的一生无所事事啊。高枕山房还静听,你在高枕安卧的山房里静静聆听吧。十千八百五更钟,是五更天时,你听到的是“十千”和“八百”的钟声吗?
赏析:诗的前四句描写闻翁读经的勤奋情景,后两句以五更时的钟声作结,表现闻翁的高逸之志。全诗用典贴切,语言流畅,意境清雅,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幽人万遍课参同,只恐劳生事事慵。
高枕山房还静听,十千八百五更钟。
注释:闻翁七帙,听说你读经七遍了;幽人万遍课参同,你隐居深山万遍读《参同契》了。只恐劳生事事慵,只是怕劳累的一生无所事事啊。高枕山房还静听,你在高枕安卧的山房里静静聆听吧。十千八百五更钟,是五更天时,你听到的是“十千”和“八百”的钟声吗?
赏析:诗的前四句描写闻翁读经的勤奋情景,后两句以五更时的钟声作结,表现闻翁的高逸之志。全诗用典贴切,语言流畅,意境清雅,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句解析 1 秋热:这一句直接点明季节为秋季,同时表达了强烈的暑气仍未完全消退的炎热天气。 2. 秋空骄剩暑,客舍困炎曦:描述了天空中残留的炎热,以及在旅店中因高温而感到不适的景象。"骄剩暑"形容炎热之盛,"客舍"指住宿之所,"困炎曦"则是形容因高温感到的不适或烦躁。 3. 檐鼠时呈技,渊龙或守雌:描绘了檐下的小老鼠时而展示其捕食技巧(可能指偷吃食物),或是深潭中的龙(比喻潜在的
霁色林庐晚, 愁吟野水湾。 断云虹外雨, 残日鸟边山。 海宇堪流涕, 朝班祇强颜。 独嗟身世拙, 早见鬓毛斑。 注释 1. 霁色:晴朗的天空。 2. 林庐晚:傍晚时分的树林和茅舍。 3. 愁吟:忧伤地吟诵。 4. 野水湾:郊外的水湾,泛指野外。 5. 断云虹外雨:天空中出现了彩虹,外面却下起了雨。 6. 残日鸟边山:夕阳映在鸟儿栖息的山丘上。 7. 海宇:天地之间。 8. 流涕:流泪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流寓夔州时期所作。 夜坐 独坐忧思集,悲歌夜色辽。 疏林明远火,静院急寒潮。 戎垒江南遍,天阍冀北遥。 秋空穿病眼,何日遣嫖姚。 注释: - 夜坐:诗人在夜晚时分独自坐着,心中充满了忧虑和思考。 - 独坐忧思集:独自一人坐在房间里,思绪纷飞,忧愁不断聚集。 - 悲歌夜色辽:悲伤地唱着歌曲,声音在寂静的夜晚中回荡。 - 疏林明远火:稀疏的树林在远处燃烧着明亮的火焰。
这首诗的意境是深沉且复杂的。诗人在夜晚的狭斜路上,怀着幽长的思念,吟咏着长诗短歌。他看到残虹仍在海上留下余晖,高鸟也在林间飞翔。他选择追随自己的道路,面对困境和忧虑,他仍然保持着一颗火热的心。他望着北方的燕云,心中充满了愁绪,希望它能沾湿我的衣襟。 注释: 暝色狭斜路 - 傍晚时分,天色已晚,行走在狭窄曲折的小路上。 幽怀长短吟 - 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怀念,吟唱着长诗短歌。 残虹犹薄海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晚晴》。下面逐句进行解析: 1. “苦雨连旬日,初晴一振衣” - 注释: 连续下了几天的大雨,终于在第一天放晴。 - 赏析: 表达了作者对天气变化的无奈和期待。连续的雨水让人感到压抑,而突如其来的晴天则带来希望和喜悦。 2. “残云依海峤,新水到柴扉” - 注释: 残留的云朵仿佛依附在海崖之上,新来的水流正流经柴门。 - 赏析: 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的画面
久雨 兀兀凭谁语,悠悠祇独栖。 雨深山更静,溪涨岸全低。 日月书生老,风尘世路迷。 新晴散孤闷,村酒正堪携。 注释: 【译文1】: 独自在风雨中徘徊,我默默地向谁倾诉?只能独自在深深的雨中栖息。 雨水打湿了群山,使它们更显得幽静;溪水上涨了,淹没了河岸的一半。 岁月如梭,我仿佛已经老了,而人生的道路也让人感到迷茫。 雨后天空晴朗,我心中的郁闷也随之消散,正好可以带着美酒去村里走走。 【注释】
乡思 目极南云迥,时惊北候新。 栩然青琐梦,尚尔白纶巾。 恐负平生学,常怀寂寞滨。 潞河秋水永,何处是归津。 注释: 1. 目极南云迥:目光所及之处,都是遥远的南方。 2. 时惊北候新:时常被北方的天气变化惊醒。 3. 栩然青琐梦:仿佛还在梦中一般,栩栩如生。 4. 白纶巾:白色的头巾,这里指读书人的头巾。 5. 恐负平生学:恐怕辜负了一生所学的学问。 6. 常怀寂寞滨
江上 天堑东南限,神功混沌余。 波涛来楚蜀,云雨被扬徐。 【注释】 1. 天堑:指长江三峡。 2. 神功:指神功寺的佛塔。混沌:指佛教中的“如来佛祖”。余:剩余。 3. 波涛:指长江。楚蜀:四川一带。 4. 云雨:指江南一带。扬徐:指扬州和徐州等地。 5. 倚望:指远望,眺望远方。踌躇:犹豫不定。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江南风光的诗。首句写长江三峡的险峻,次句写佛塔的雄伟壮观
瓶山 小筑不远市,高情还傍山。 尘缘瓮天外,风味曲生间。 瓦枕乾坤梦,箨冠烟雾颜。 因君怀旧隐,海上紫云湾。 注释: - 小筑不远市:小房子(即“小筑”)建在不远的地方,靠近城市。 - 高情还傍山:高尚的情感仍然依附于高山。 - 尘缘瓮天外:世俗的情缘像瓮一样被放在天边。 - 风味曲生间:这里指的是曲调或风味在空气中自然生长。 - 瓦枕乾坤梦:用瓦制成的枕头象征着天地之间的梦想。 -
又八月望夜玉带湖泛月 良夜不可负,归人还自留。 天闲多病客,月占两中秋。 远水疑通汉,轻风稳送舟。 露华清到骨,寒意问羊裘。 注释:良夜指美好的夜晚,不可负意为不要辜负这美好的夜晚,归人指回家的人,还自留即仍然留在这里,天闲指天空广阔,多病客指身体多病之人,月占两中秋指月亮照耀两次中秋,远水疑通汉指远方的水好像与天上的银河相通。轻风稳送舟指轻柔的风稳稳地将船送到湖面
注释:春天的雨水让我卧病在床,朱陈两老也来到了我的床边。我们两人像过去一样闲适,就像在云间高卧。两位老友又来到我身旁,仿佛旧日的雨露之情还在。我们已经有十年没有见面了,今天又聊起了江湖往事。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朱陈两翁久别重逢后的情景,通过春雨、云、旧雨等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慨。全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表达深厚友情和人生哲理的佳作
《除夕》 岁末暮年终,黄昏炉火暖 六十来人知晓事,春风一夜到柴门 注释: 1.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赵翼所作,表达了作者在异乡度过除夕之夜的感慨和对节日的复杂情感。 2. “一年将尽此黄昏”指的是农历年的最后一天,黄昏时分,象征着一年即将结束。 3. “坐拨残炉火尚温”描绘了诗人独自坐在室内,感受着残留的炉火温暖,营造出一种安静而温馨的氛围。 4.
【注释】 鲁山:指山东的泰山,因山名而称。 周行辙迹几经年,故国青山梦寐牵。 周行:周遍;足迹所至之处。 故国:故乡。 青山:泰山。 梦寐:梦中,这里指日夜思念。 牵:牵引着。 桑梓:桑树和梓树,古代用做祭祀用的供品,后用以代表故乡。 迷阴丘首地:迷阴丘首,山名或地名,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下。 庆云烂漫帝乡边:庆云,祥瑞之气,多出现在帝王的家乡。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遥望故乡之作
复陈勾溪 此地重来已十年,林庐水槛故依然。 过门不是忘相见,刚有东风送客船。 注释解析与译文 诗句注释 - 此地重来已十年:指作者时隔多年再次来到这里,感觉仿佛才过了一年。 - 林庐水槛:指的是曾经居住的园林和临水的栏杆,是作者过去生活的地方。 - 故依然:表示这些景物和建筑在岁月变迁中仍然保持原样,没有变化。 译文 经过这么多年的时间,我再次回到了这个地方。这里的林子
注释: 南桥:指南边的桥梁。 一曲溪流两岸松,石梁蜒蜿卧晴虹。 一句诗描写了南桥下小溪的景象,两岸的松树依偎着小溪,石头桥蜿蜒曲折,像一条卧在天空上的彩虹。 径径拄杖归来晚,月挂东林屋上峰。 第二句诗描述了诗人拄着手杖走回来,天已经晚了,月亮挂在东边的树林上,像是山峰一样。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古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首句“一曲溪流两岸松”描绘了一幅小溪两岸长满了松树的画面
注释: 微霜昨夜下庭柯,东岫朝来爽气多。 微霜昨夜降下了庭院里的树木,清晨的东山显得格外清爽。 偶过溪桥探三秀,惊看白发照沧波。 偶然路过溪边小桥,发现了三个女子在欣赏风景,突然看到她们的白发映照在碧绿的河水中。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描绘了作者在清晨时分,经过溪桥时所见到的美丽景色和感悟到的人生哲理。首句“微霜昨夜下庭柯”,写出了清晨霜降的景象,为全诗创造了一种寂静而清新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