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雨中归夜艇,舞雩风里弄春袍。
九衢华毂不到梦,百亩荒菑自策劳。
野性如僧安地癖,俗情无物破天韬。
斜阳瘦影苍茫外,清兴寒山合并高。
【注释】:
官渡(今属湖北):地名。在汉阳东南,江水北岸,三国时为吴地。归写怀:归家后有感于仕途的失意而作诗以自慰。下第:指科举考试未被录取。官渡雨中归夜艇:官渡驿道上遇雨,乘夜行船回家。舞雩:古代一种求雨之礼。春袍:春天的衣袍。九衢:京城大道。华毂(hù):华丽的车。不到梦:不入梦境。百亩荒菑(cī):百亩荒芜田地。策劳:鞭笞、鞭策的意思,这里指亲自耕种。野性:指不拘俗世、超脱尘俗的性格。僧安:晋僧人慧远。安地:即“安心”,佛教语,谓心安定,无所牵挂。俗情:世俗之情。天韬:指《太公兵法》等兵书。寒山:即寒山寺,位于江苏苏州市郊,相传是南朝梁代高僧寒山和拾得隐居的地方。合并:合在一起,这里是把两者合而为一,即佛学与兵法。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罢官归田之后,于汉阳官渡驿道上偶遇雨夜行舟,归隐故里之际所写。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仕途失望的感慨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作者追求自由自在,远离喧嚣尘世的隐士情怀。
首句“官渡雨中归夜艇”,描绘了一个雨夜归家的凄清景象。诗人乘坐的是一艘夜行的小船,途中又逢大雨,只能依靠灯光前行。这不禁让人联想到杜甫《宿府》中“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的描写,都透露出一种孤独与落寞的情绪。
颔联“舞雩风里弄春袍”,则展现了诗人在官渡的所见所感。他身着春袍,在风中挥舞着衣袖,似乎在欣赏春风拂面的感觉。然而,这样的场景却无法带给他一丝喜悦,反而让他感到更加寂寞和失落。
颈联“九衢华毂不到梦,百亩荒菑自策劳”,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感叹自己曾经驰骋在繁华的都市之中,却未曾进入过梦境;而现在,他只能在百亩荒芜的田地中鞭挞自己的勤劳。这种对比使得诗人深感人生无常,也反映了他对官场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尾联“野性如僧安地癖,俗情无物破天韬”,则是诗人对自己性格和情感的一种概括。他认为自己的野性像僧人一样深沉,能够静坐山林而不为俗世所动;而世俗之情则如同无物能打破他内心的天韬。这种自我反思使他更加珍视自己的内心世界,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整首诗通过雨夜归程的描写和对田园生活向往的抒发,表现了作者超脱尘世的心境和对自由的向往。同时,通过对官场的失望和田园生活的赞美,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望。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