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径初扶杖,江城欲罢灯。
书生全谢客,行药偶逢僧。
候雁将辞泽,游鯈已负冰。
湖山春意动,游兴日鶱腾。
【注释】
①试杖:试拄拐杖。扶杖,扶着拐杖。
②江城:指临安城,位于今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西南。
③书生:读书人,这里指作者自己。全谢客:全都辞去了世俗的宾客,意谓隐居不仕。
④游鯈:指鱼类。鯈,一种鱼。负冰:指鱼儿跃出水面而化成冰。
⑤湖山:指西湖。春意动:春天的气息已经充满了整个湖山。日鶱腾:心情愉快地飞升。鶱(chuān)腾:轻捷飞扬。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退居杭州时的一首七绝。前四句以写景起笔,先描绘了一幅云径苍茫、江城欲罢的暮色图景,后三句以写意收结,描绘了一幅闲适自在、游兴日腾的湖山图景,表现了诗人恬淡宁静、超然物外的情怀。
首联“云径初扶杖,江城欲罢灯”,描写诗人在暮色中拄着拐杖缓步于云径之上,此时江城已渐渐熄灭了灯火。这一联通过诗人动作和周围环境的变化,勾勒出一幅傍晚行旅图,渲染了诗人归隐后的闲静之境。颔联“书生全谢客,行药偶逢僧”则进一步点明了诗人退居杭州的原因——他厌倦了世俗的纷扰,决定像僧人一样过一段隐逸的生活。
颈联“候雁将辞泽,游鯈已负冰”,描绘了候鸟告别湖泊的沼泽,鱼儿跃出水面化为冰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这两种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尾联“湖山春意动,游兴日鶱腾”,则是诗人对这一美好景象的总结与升华,表达了他内心的愉悦与满足。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退居后的闲适生活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同时,诗人在诗中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