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乳峰前路,游人踪迹稀。
兴来成绝赏,心醉欲忘归。
斸药分山髓,穿云破石衣。
夕阳西壑暝,洞主掩柴扉。
【注释】
五乳峰:山名,在今江西宜春县。
斸药:指采药。
柴扉:柴门。
【译文】
登临五乳峰,只见游人很少,
兴致上来,竟成绝妙的赏景胜地,
心醉神迷,欲把回家的念头都忘掉了。
采药人用斧头劈开山中石髓,
穿破层层云烟,攀援到山顶。
夕阳西下,暮色苍茫,山谷一片幽暗,
洞主掩起柴扉,不知归家。
【赏析】
此诗写于诗人隐居庐山时登五乳峰观瀑布的所见所感。首联点明时间、地点与人物;颔联写登山之趣;颈联写登山之难;尾联写山中生活。全诗写景工致,抒情深切。
首句“登五乳峰”,是这首诗的中心所在,也是全篇议论之所归结。次句紧接首句提出问题:登五乳峰的人很少。这一句,不仅表明了作者对五乳峰的向往和热爱,也表现了他独往独来、超尘脱俗的隐逸情趣。“游人踪迹稀”的原因在于:一是五乳峰虽秀丽,但攀登不易;二是五乳峰虽高峻,但它并不险峻,所以游客较少。这两句诗,既写出了五乳峰的自然特点,又写出了五乳峰的旅游价值。
“兴来成绝赏”,“心醉欲忘归”。这句诗,既是对上文的总结,又是对下文的预告。因为只有登上五乳峰,才能真正领略它的美妙景色,才能得到真正的享受。因此,“心醉欲忘归”正是指作者登顶之后的感受。
“斸药分山髓”,是说采药人将山中的药材分开。“穿云破石衣”,是说穿云破石,攀援而上。这两句诗是第二联。这一联,通过写登山的艰辛,进一步烘托出“五乳峰前路,游人踪迹稀”的原因。同时,从另一角度说明五乳峰的高峻陡峭:要想攀援到山顶,必须要砍伐山上的树木,还要穿越层层云烟。这样,就更突出了五乳峰的特点,使读者对它产生更大的兴趣。
“夕阳西壑暝,洞主掩柴扉”,写的是诗人下山后的情景。这一联,既点明了时间(落日时分),又交代了地点(山下),还表现了五乳峰的幽静美丽:“洞主掩柴扉”,既表现了山中的安静,又表现了山主人的生活简朴。
写景工致入微,抒情真切感人,语言清新自然,不事雕琢,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