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山下江天碧,琪树夜寒秋露滴。
银河倒泻斗柄横,画舫独眠看月色。
闻道山中多羽人,药炉丹灶随朝曛。
截得笼葱紫玉管,碧桃花下吹晴云。
桃花落地苍苔紫,黍珠宫前暮烟起。
王母云旗海上来,鹤背松风浩如水。
嗟予自是放浪徒,瑶池青鸟应招呼。
何当结屋薜萝上,净扫朱霞观玉书。

秋夜舟行罗浮山下

罗浮山下江天碧,琪树夜寒秋露滴。

银河倒泻斗柄横,画舫独眠看月色。

闻道山中多羽人,药炉丹灶随朝曛。

截得笼葱紫玉管,碧桃花下吹晴云。

桃花落地苍苔紫,黍珠宫前暮烟起。

王母云旗海上来,鹤背松风浩如水。

嗟予自是放浪徒,瑶池青鸟应招呼。

何当结屋薜萝上,净扫朱霞观玉书。

译文

在罗浮山下的江面上,夜色朦胧而清澈如碧,秋天的夜晚伴随着寒意和秋露。银河如同瀑布般倾泻而下,其斗柄横卧于天际,仿佛与画舫共眠,仰望那明亮的月光。传说山中有多位羽人,他们常在早晨跟随阳光而行,他们的炉火和煮药之火在朝阳下显得更加耀眼。我得到了一管紫色的玉笛,坐在碧绿的花树下吹奏,让晴朗的云朵随着乐曲飘扬。桃花落在地上,覆盖了苍老的苔藓;在黍珠宫的前面,傍晚的烟雾升起。王母乘坐的云旗正在海上飘来,她的身影在松林间显得浩渺如水。感叹自己不过是放纵自在之人,若能像瑶池中的青鸟那样被召唤就好了。何时能够筑造一间小屋,隐居在藤萝之上,用朱砂打扫干净之后观看玉书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秋夜景象,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和向往。首句写江天、江水的清澈,以及秋天特有的寒气和秋露,为后文的抒情铺垫了背景。接着以银河、斗柄横等天文现象,引入画舫、月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浪漫的氛围。

第二句进一步运用了“斗柄横”这一意象,将天文现象与人的感官体验联系起来,使得诗歌的情感表达变得更加深刻。接下来,诗人又巧妙地将镜头切换到人间仙境——山中,通过对羽人、药炉、丹灶的描绘,展示了山中神秘且和谐的生活状态。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诗的内容,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理想境界。

第三句则转向了自然景观的细节描绘,通过截得笼葱紫玉管、碧桃花下的吹奏等画面,展现了诗人与大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内心的愉悦。这种对自然美的赞美和追求,体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深邃。

最后两句则回归到了人间世界,通过王母云旗、鹤背松风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无拘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无奈和哀伤,因为现实中的束缚和责任使得诗人无法完全融入那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困境的感慨。同时,诗中蕴含的哲学思考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思考方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