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吞云梦未须夸②,胜会偏惊楚望赊③。
颇喜凤凰当艮岳④,却怜鹦鹉是金沙⑤。
秋阳江汉犹千古⑥,戎狄荆舒正一家⑦。
有客题诗满黄鹤,何人吹笛袖青蛇⑧。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最后是“赏析”。解答时要首先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结合注释和题目要求作答。注意不要写错别字,重点字词的解释要全面。
①招燕黄鹤楼辄用鄙句寄意:招来燕子在黄鹤楼上吟哦我拙劣的诗篇。
②胸吞云梦未须夸:心胸像云梦一样宽广,用不着夸耀。
③胜会偏惊楚望赊:美好的集会让人吃惊,楚地的望远山色显得遥远。
④颇喜凤凰当艮岳:很喜欢凤凰在艮岳(古代帝王封土立坛以为祭天的地方)之上。
⑤却怜鹦鹉是金沙:却怜悯鹦鹉落在了金色的沙滩上。
⑥秋阳江汉犹千古:秋天的阳光照耀着江汉地区就像千古一样。
⑦戎狄荆舒正一家:戎狄与荆舒两国正在同处一个国家内。戎狄指北方少数民族,荆舒指楚国、舒州。
⑧有客题诗满黄鹤:有个客人在黄鹤楼上写满了诗篇。
译文:
胸中有云梦那样广阔的天地,无须自夸。美好的集会让我吃惊,楚地的望远山色显得遥远。
我很喜欢凤凰在艮岳之上。却怜悯鹦鹉落在了金色的沙滩上。
秋阳照耀着江汉地区就像千古一样。戎狄与荆舒两国正在同处一个国家内。
有个在黄鹤楼上写满了诗篇的客人。
赏析:
首联“胸吞云梦未须夸”,以夸张之笔写出诗人豪迈的胸怀和气魄之大。“胸吞”一词,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了诗人胸怀的广阔和气势的恢宏。“云梦”即大云梦泽,为古时楚国南部的大片沼泽地带,也是当时楚国最大的农业区之一,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口众多。诗人以此喻示自己志向的高远,抱负的宏伟。“未须夸”三字表明诗人胸中之壮志豪情是无需张扬和夸耀的,这既表达了诗人的自信,也显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风貌。
颔联“胜会偏惊楚望赊”,以夸张之笔描写楚地山川的壮丽,表达出诗人对于楚地美景的赞叹之情。“偏惊”一词,表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惊讶之感,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惊喜和兴奋的情绪。“楚望”是指楚地的山川景色,这里的“望”字,既指远望,也含有期待之意。诗人通过对楚地山川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家乡山水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颈联“颇喜凤凰当艮岳”,以夸张之笔表达出诗人对于凤凰的喜爱之情。这里的“艮岳”是指古代帝王封土立坛以为祭天的地方,象征着尊贵和权力。诗人通过将凤凰比作艮岳之上,表达了自己对于高贵身份和崇高地位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了诗人内心的自豪和喜悦之情。
尾联“却怜鹦鹉落金沙”,以反问之笔表达了诗人对于鹦鹉命运的关注和同情之情。“却怜”表明诗人对鹦鹉的怜悯之情并非源于其自身的不幸或悲哀,而是源于对鹦鹉命运遭遇的感慨和思考。这里的“鹦鹉落金沙”既指鹦鹉被关进金笼中的悲惨遭遇,也暗示了社会环境对于人才发展的束缚和限制。诗人通过这一比喻,表达了自己对于人才价值和命运的担忧和社会现实的不满情绪。
全诗通过对自然界景物的描写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表达了诗人豪情壮志和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之情。语言简练而含蓄,情感真挚而深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