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迹商郊世已淹,石潭容得老龙潜。
泉声带雨还归壑,山色和云漫入帘。
一窍有天通万象,六尘无地着毫纤。
此游不减香山乐,赓倡争夸格律严。

【注释】

商郊:指商朝的都城,即今安阳。石潭:即商水之潭,在今河南安阳市。老龙潜:指商朝的龙逢、比干等贤臣隐退山林。六尘:佛教语,指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受外界事物的器官。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商水(今河南安阳)游览时所赋,诗人以赞美的眼光来看待这次游历,表现出他与商朝贤臣一样对国家忠诚的情怀。

首联:“涉迹商郊世已淹,石潭容得老龙潜。” 商朝时期,商水为都城,这里自然风景优美,诗人在这里留下了足迹,商代贤臣如龙逢、比干曾在此隐居,所以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宜人。

颔联:“泉声带雨还归壑,山色和云漫入帘。” 这里的泉水带着雨滴回响在峡谷之中(壑),远处的山色和云雾弥漫在窗帘上。这里的“壑”指峡谷,“帘”指窗帘,诗人以优美的语言描述了商朝时期山水的自然景色。

颈联:“一窍有天通万象,六尘无地着毫纤。” 这里的“一窍”是指洞窟中的一处缝隙,而“天”则代表天空;这里的“六尘”指人的视觉感受器,包括眼、耳、鼻、舌、身、意等。诗人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之中。

尾联:“此游不减香山乐,赓倡争夸格律严。” 这里的“香山”指的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故乡,这里诗人用它来比喻自己的家乡。诗人以赞美的眼光来看待这次游历,表现出他与商朝贤臣一样对国家忠诚的情怀。

这首诗通过对商朝时期山水风光的描绘,展现了古代人们对于美好自然环境的向往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忠诚的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