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索图书仰别山,于今喜步翠微间。
悬崖浪吼疑三岛,绝壁云封第一关。
雨霁江空心欲洗,楼高天近手应攀。
美人一赋凌霄迥,学凤非声祇愧颜。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高启的《登大别山漫兴》中的一首,全诗如下:
曾索图书仰别山,于今喜步翠微间。
悬崖浪吼疑三岛,绝壁云封第一关。
雨霁江空心欲洗,楼高天近手应攀。
美人一赋凌霄迥,学凤非声祇愧颜。
译文:
我曾索取图书仰望着大别山,至今我高兴在绿树葱郁的地方漫步。
悬崖上雷声滚滚,似乎有三座岛屿;绝壁上云雾缭绕,仿佛是第一道天险关隘。
雨停后江水清澈,好像要清洗一切尘垢;楼高天近,好像伸手就可以触及。
美人一挥笔赋诗,境界高远,让人心旷神怡;学习凤凰的叫声,却只能发出“非声”,惭愧不已。
赏析:
此诗为诗人游历大别山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首句“曾索图书仰别山”描绘了诗人站在大别山之巅,仰望山峰的景象,体现了他对这座山的敬仰之情。次句“于今喜步翠微间”则表达了他此刻的心情愉悦,如同置身于绿色的世界一般。
诗人以“悬崖浪吼疑三岛”和“绝壁云封第一关”两句描绘了大别山的险峻和壮丽。悬崖上的雷声如海浪般翻滚,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而绝壁上云雾缭绕,仿佛是一道天然的门关,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这两句诗不仅表现了大别山的自然景观,也传达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最后两句,“雨霁江空心欲洗,楼高天近手应攀”,则是诗人在大别山之行中的所见所感。雨后的江水清澈如洗,仿佛能洗净所有的尘埃;楼高天近,仿佛伸手就能触摸到天空。这两句诗既描绘了大别山的美景,也表现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亲近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大别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传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生命、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