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变态薄于纱,端合归来卧碧霞。
老境病蝉藏翳叶,人生秋蝶寄浮槎。
风前细细飞松子,云外毵毵落桂花。
莫道道人咽沆瀣,岩边春雨种胡麻。

【注释】

和钟陵山居诗 其一:和,同“和”,指酬和、应和。

端合归来卧碧霞:端,端正、正着。合,应当。端合归来,即正当归家之时。碧霞,形容山色青翠欲滴。

老境病蝉藏翳叶:老境,年迈的境况。病蝉,有病的蝉。翳叶,遮阴的树叶。

人生秋蝶寄浮槎:浮槎,浮在水面的木筏或木制船。这里比喻诗人飘泊不定的生活。

风前细细飞松子:风前细,风声。细细,形容微风吹拂的声响。

云外毵毵落桂花:云外,形容高远的天空。毵毵,花枝柔长的样子。落桂花,形容桂花随风飘落。

莫道道人咽沆瀣,岩边春雨种胡麻:道人,僧人。咽沆瀣,咽下甘美的山泉。岩边春雨,春天的山中细雨。种胡麻,种植胡麻。这里指种田。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之作,作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当时,白居易因参与牛李党争被贬为江州司马,在九江钟陵山中隐居。此诗即是酬和其友人所作《和钟陵山居》一诗而作。

首联写归隐之乐,归隐之喜。“人间变态薄于纱,端合归来卧碧霞。”世间万物的变化,比之于轻如蛛丝的薄纱,实在是小巫见大巫,微不足道了,所以应当归隐。“碧霞”二字,既点明地点,又渲染了环境氛围,烘托出诗人归隐后的心境——宁静安详。

颔联写归隐生活。“老境病蝉藏翳叶,人生秋蝶寄浮槎。”这两句是说,到了晚年的人,如同生病的蝉,只能躲藏在树荫之下;人生的短暂,就如同秋天里的蝴蝶,只能寄居于漂浮的木筏上。“翳叶”与“浮槎”都是漂泊无定的象征物,“藏”、“寄”二字更是突出了诗人生活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厌倦之情。

颈联写归隐生活的细节。“风前细细飞松子,云外毵毵落桂花。”这里的“细细”、“毵毵”都是修饰语,用来形容松子的飞翔和桂花的飘落,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然而,这幅画面却是如此的短暂,转瞬之间,它们就消失在风中,落在云外了。这种景象,让人不禁感到一丝凄凉和无奈。

尾联写归隐生活的乐趣。“莫道道人咽沆瀣,岩边春雨种胡麻。”这里的“道人”指的是僧人,他们虽然生活在寺庙之中,但却能够品尝到山间的美味佳肴;而诗人则可以在山间闲庭信步,欣赏春雨滋润下的胡麻生长。这样的景象,让人不禁想起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让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整首诗语言简练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归隐生活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以及追求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作者卓越的艺术才能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