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转谁通九曲珠,最怜探海夜光枯。
须知颗颗鲛人泪,能向龙颔取得无。
诗句释义:
- 珠 - 珍珠。
- 宛转谁通九曲珠 - 比喻珍贵而难以捉摸。
- 探海夜光枯 - 指夜晚能发光的蚌,因其能在黑暗中发光,被人们发现和珍视。
- 颗颗鲛人泪 - 指珍珠是由海洋生物(例如蚌类)经过长时间的孕育和变化而成的,因此珍珠也象征着这些生物的泪水和牺牲。
- 龙颔取得无 - 意味着在龙的颌下得到一颗珍珠,这是非常难得且珍贵的。
译文:
宛转曲折的珍珠,最令人怜爱那些探海夜光的蚌,它们虽已枯萎但仍然发光。
须知每颗珍珠都是来自鲛人的泪水,能从龙颔处获得那无价之宝。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表达了对自然之美和生命脆弱性的深刻认识。首句“宛转谁通九曲珠,最怜探海夜光枯”用“宛转”形容珍珠曲折的形状,同时用“九曲珠”暗喻珍贵而难以触及的事物。第二句中的“探海夜光枯”则形象地描绘了那些夜晚能发光的蚌,它们的光辉虽短暂但异常珍贵。第三句“颗颗鲛人泪”,将珍珠的形成过程比作是鲛人(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秘生物,常用来比喻珍珠)的泪水,强调了珍珠背后的辛劳和牺牲。最后一句“龙颔取得无”则是说从龙颔(龙的下巴部位)得到的珍珠是无价之宝,突出了珍珠的稀有和珍贵。整首诗通过对珍珠的描写,传达了对自然界和生命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