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裂澜狂涨若湖,且沉且起赖残壶。
中流力尽波仍急,尼父空中笑欲扶。
注释:河岸裂开,波浪疯狂地上涨,仿佛湖面被掀起,水花四溅。水位高涨,波涛汹涌,船只能勉强下沉又上升。中流受阻,力竭而波急,孔子的学说似乎要被推翻了。
赏析:此诗以写景为主,通过描写湖面的波澜壮阔来抒发诗人的情感,同时借景寓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注和忧虑之情。诗中通过对湖面景色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湖面的波澜壮阔,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激动和不安。
岸裂澜狂涨若湖,且沉且起赖残壶。
中流力尽波仍急,尼父空中笑欲扶。
注释:河岸裂开,波浪疯狂地上涨,仿佛湖面被掀起,水花四溅。水位高涨,波涛汹涌,船只能勉强下沉又上升。中流受阻,力竭而波急,孔子的学说似乎要被推翻了。
赏析:此诗以写景为主,通过描写湖面的波澜壮阔来抒发诗人的情感,同时借景寓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注和忧虑之情。诗中通过对湖面景色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湖面的波澜壮阔,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激动和不安。
诗一: 南州高士出皇都,阴雨三旬汇若湖。 一旦铨郎辞墨绶,满朝台谏伏青蒲。 注释:南州高士,指徐明衡;皇都,指南京;阴雨三十日,形容时间久长;汇若湖,指的是杭州西湖。 赏析:首句写徐明衡作为南州的高士被选拔至皇都,暗示他具有非凡的才能和地位。第二句描绘了一个长时间的阴雨天,形容时间的漫长和环境的艰苦。第三句表达了徐明衡离开官场后,满朝官员都对他表示敬意和羡慕。第四句则是对徐明衡的赞扬
注释:三月的黄河汾水两岸风光秀丽,我行走在通往献王家的道路上。清江上空有云朵守护,龙眠山安然无恙;碧汉天空风高气爽,雁群斜飞成行。道路崎岖忘记辛劳,因日食而感到疲惫;尘襟忽然变得清新,闻到了春天的气息。光辉仪态不能让人隔绝,柳树轻拂着青枝,梅花绽放着芬芳。 赏析: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前往献王家的路上所见到的美丽景色和感受到的美好心情。诗中“三月河汾剩物华”描绘出一幅美丽的春景图,河水清澈
【注释】 《和吕豫石天部儆学诗十首》是南宋诗人陈亮的组诗作品。此诗为第四首,作者借“游丝”自喻,以“赘疣”、“扰”、“钩”等词,抒发自己对世俗名利的厌倦之情。 身外:身上。赘疣:赘生在皮肉上的瘤子。 营营:忙忙碌碌的样子。事:指世俗的名利、权位。 翻成:反而使……变成……扰:扰乱。 直肠:通体正中;比喻正直的人。硬作钩:把正直的人当作钓饵。 甘饮:乐于饮酒。 著屐(jī):穿木底的鞋。屐,音基
睿思讲罢讲何思,请更参详率性时。 膝下瞻依宁俟虑,井边怵惕那容迟。 也知研究堪穷髓,绝胜疏浮但撩皮。 只是不思原圣脉,入门争可让些儿。 注释: 1. 睿思:深远的思考,指对学问或真理的深入思考。 2. 讲何思:询问如何思考或如何对待思考。 3. 率性时:遵循本性的时候,即按照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本性去行动。 4. 膝下瞻依:形容子女或下属对父母或上级的依赖和尊敬。 5. 宁俟虑:宁愿等待思考的结果
注释:牛耳词坛,指文人聚集的词坛。孰与京,与谁相比?留连,舍不得离开。端为迟行,是为了推迟行程。几年相忆,好几年来一直思念。双鱼赤,指书信。躬逢,亲自遇到。错落奚囊,指才学出众或学问渊博的人。刚喜极,非常高兴。咨嗟嫠纬,指感叹自己年老色衰。却愁生,感到忧愁。全凭一醉浇离绪,全靠借酒浇愁来消解离别的痛苦。到东人,指东晋名士谢安。呼酒觥,请喝酒。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告别友人太宇贤藩时所作
【注释】 勿用区区叹德孤:不要因为自己德才不济而感叹孤单。 茫茫宁匪尽人夫:茫茫大海难道不是天下所有的男子吗? 试询乾父皆男也:试着问问那些父亲们,他们都是男的啊! 可道街氓不圣乎:可以这样说,街头的百姓中难道没有圣人吗? 有我一堂分肺腑:有我一家人,我们的家就像肺腑一样。 同人千圣点头颅:我们这些平凡的人,也能像千千万万圣贤一样去努力、去奋斗。 阳和未到冰难解:太阳暖和了,冰雪才能融化。
我们来解读这首诗的诗句和翻译: 第一句“共道榴花结子多”,意思是说人们通常认为榴花(即石榴)的果实非常多。这里,“共道”表示大家普遍的看法,而“榴花结子多”则是对这种看法的具体描述,强调了榴花果实的丰富。 第二句“百花阶下共森罗”,描述了一种景象,即在百花盛开的台阶下,各种花卉繁盛地生长。这里的“百花阶下”指的是一个花卉众多的地方,而“森罗”则意味着丰富多彩且密集。 第三句“滔滔万派归沧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全诗如下: 吾性原从未有孩,五常百行甫成才。 太初太始须参也,一欲一为可漫哉。 身濯江流才是洁,眼迷跬步未云开。 曾观乡党十篇否,检点衣裳饮馔来。 注释: 1. 吾性原从未有孩:我的性格原本没有孩子气,即纯真无邪。 2. 五常:儒家认为的人的五种基本道德修养。 3. 百行:指人的各种行为和品德。 4. 太初太始(tài chū tài shǐ):古代哲学用语
【注释】 和:应和;天部:指天上。尼山:指泰山,因山上多石而得名。盍(hé):何不。分:区分。介:界限,界限分明。殷殷:勤苦的样子。防错:防止差错。殷殷防错常询路,战战临深为过关:殷殷地勤于防范错误,常常询问道路,在深深的水中过河,要谨慎行事。老我:指作者自己。耿耿:有心事的样子。中宵耿耿未能闲:深夜里心事重重,睡不着觉。 【赏析】 《和吕豫石天部儆学诗十首其七》是宋代文学家曾巩的作品
注释:不要随便把心意当作心,才说寻找心是找不到的。 固然在一腔难以问际,虽然万备不容针。 不是凭轴在空轮饰,觅得丹来遍地金。 千古斋心颜氏子,聪明黜尽只潜沉。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行、修炼和悟道的深刻见解。首句"等闲莫把意为心",告诫人们不要轻易把心意当作真正的心;次句"才说寻心无可寻",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指出真正的心是无法寻找到的。第三句"固在一腔难问际",则揭示了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
【注释】邸报:官府的文书。长安:指京城长安,即今西安市。纷拿:纷乱。飞霜堕雪:形容雪花纷纷飘落。天意:上天的旨意。自放花:任其自然开放。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的美景图。诗的前四句写冬天的景色。“邸报传来莫叹呀,长安从昔此纷拿”,邸报传来,长安已进入了冬季,但也不必叹息,因为自古以来,长安都是如此。这里用“邸报”一词,是说消息已经传来,说明战事平息,天下太平,不必再为战乱忧心
注释: 1. 草有千般花万丛,形形色色也难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草丛中有各种各样的花朵,形态各异,难以区分。 2. 负心唾面都由彼,不向人间竞楚弓。这里的“负心”指的是背叛,而“唾面都由彼”则是说别人对自己的背叛行为,自己并不去反击。最后一句话“不向人间竞楚弓”,则是指不与别人争夺楚地的弓箭,比喻不与别人争夺利益或地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大自然的美景画卷
注释: 千年华表草中埋,八百寿翁也去来。 抛却金环总一律,尽他二竖莫徘徊。 译文: 华表千年后草中埋,八百寿翁也已离去。 抛弃金环总一色,任凭那些小人不要徘徊。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作者以“华表千年后草中埋”为引子,借物抒怀。华表是古代宫门上用来标示时间、方向和警告的木柱,又称“表木”。《汉书·礼乐志》:“建章宫铜柱,皆刻篆文,曰:‘臣伏案献书。’”颜师古注:“汉宫殿前皆立华表
孟水昨宵梦化金,灵台帝主窒吾心。 杨家夜却寻常事,蚁穴能令江汉深。 诗句释义: 1. “盂水昨宵梦化金”: - 孟水:指的是盂河的河水,可能暗指梦境中的神秘或非凡力量。 - 昨宵:指的是昨夜,暗示着某种事情的发生是在昨晚。 - 梦化金:梦化为黄金,形容梦中经历或得到的珍贵与不凡。 - 整句:描绘了在梦中经历了一种不可思议的转化,将平凡的河水转化为黄金,象征梦境中的经历非常珍贵和不凡。 2
注释:春天过去,园中的花已经凋谢,秋天即将到来,树枝上只剩下几片叶子。黄昏时分,我和花儿相对而泣,眼泪纵横交织在一起,如同泪水一般。 这世间的大事往往关系到我们的情思,所以只有清风和明月才能真正理解我们的心情和感受
半生炊黍未全醒,羸体相看便不宁。 非是贪官非爱寿,个中不了为惺惺。 译文注释: 曹于汴(字自梁):明·曹于汴的诗作《题北园十五首其十二》。 半生炊黍未全醒,羸体相看便不宁。 半生:指一生。炊黍:煮黍米。未全醒:没有完全清醒。羸体:瘦弱的身体。相看:彼此相望。便不宁:便感到不安。 非是贪官非爱寿,个中不了为惺惺。 非是:不是因为。贪官:贪婪的官员。非爱寿:并不是因为爱长寿。个中:其中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