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仲有清节,始亦赴徵命。
造廷抗高辞,不肯臣万乘。
归来事躬耕,蓬藋掩门径。
翩翩故人子,相过容服盛。
一念儿曹羞,客去卧不应。
赖有贤妇言,不失初守正。
嘉遁遂终身,清辉两相映。

诗句

1 儒仲有清节 - 描述一个名叫儒仲的人具有高尚的品德。

  1. 始亦赴徵命 - 开始时也响应朝廷的征召。
  2. 造廷抗高辞 - 在朝廷上坚定地提出自己的立场或意见,拒绝臣服于万乘之尊。
  3. 不肯臣万乘 - 表示不向皇帝低头,不愿意做臣子。
  4. 归来事躬耕 - 回到故乡后,开始亲自耕作生活。
  5. 蓬藋掩门径 - 形容家门前长满了蓬蒿,显得贫瘠而简陋。
  6. 翩翩故人子 - 形容旧友的儿子(指自己),形象优雅。
  7. 相过容服盛 - 来访的时候衣冠整齐、仪表堂堂。
  8. 一念儿曹羞 - 内心因为羞愧而有所动摇。
  9. 客去卧不应 - 客人离开后,躺下装作没听见。
  10. 赖有贤妇言 - 幸亏有贤惠的妻子劝说。
  11. 不失初守正 - 坚守初心,保持正直不变。
  12. 嘉遁遂终身 - 最终选择退隐,过上简朴的生活。
  13. 清辉两相映 - 比喻自己的清白与德行相互映衬,如同明亮的月光一样。

译文

儒仲有高洁的品格,开始时也曾响应朝廷的征召。
在朝廷上我坚定地提出自己立场,不愿屈服于万乘之尊。
回归故里后我开始亲自耕种,家门前的蓬蒿遮挡了道路。
他是一位优雅的少年,我来访时他衣着整齐,仪表堂堂。
我心中因为羞愧而有所动摇,当客人离去后我躺下假装没听见。
感谢妻子的劝告,使我没有放弃初衷,坚持了自己的原则。
最终我选择了退隐,过上了简单朴素的生活。
我的美德和品行就像明亮的月光一样互相映照。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个人志向与行为准则的诗。诗人通过描写儒仲的形象和他面对诱惑时的态度,表达了自己坚守原则、不为权势所动的决心。诗歌中“蓬藋掩门径”等细节描绘出一幅隐居生活的图景,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嘉遁遂终身”,“清辉两相映”则寓意着诗人虽已远离官场,但依然保持着高尚的情操和清廉的品质,其光辉事迹如同明亮的月光一般普照人间。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含义丰富,充满了哲理性,展示了作者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于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