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浮黑洋,万里辞黄屋。
辛勤何所为,赵氏一块肉。
一朝赴沧溟,埋玉厓山麓。
风涛夜半声,宛若佳人哭。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应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三年浮黑洋”中的三年,指代的是杨贵妃的入宫时间。“万里辞黄屋”中的黄屋,指代的是唐玄宗皇帝。“辛勤何所为”中“辛勤”,意为辛苦,勤劳;“何所为”,意为做什么,有什么目的或意义。“赵氏一块肉”中的赵氏,指代的是杨贵妃。“一朝赴沧溟”中的一朝,指代的是杨贵妃死的时间,即天宝十四年(755年)冬末。“埋玉厓山麓”中的玉,指代的是杨贵妃的尸体。“风涛夜半声”中的夜半,指代的是安禄山叛乱后的一个夜晚。“宛若佳人哭”中的宛若,意为好像。佳人,指代的是杨贵妃。赏析:本诗前两联描绘了杨贵妃在长安的生活,以及她最终被送回杨家的情形。第三联揭示了其悲惨结局的原因。第四联则将这种不幸归结为自然,并赋予其哀婉凄美的情调,表达了作者对杨妃的同情。全诗语言平易流畅,风格悲凉沉郁。
【答案】
译文:
三年后,我来到黑河(长江下游)边,告别了皇上(唐玄宗)。
为什么辛辛苦苦地来到这里?是为了那姓杨的一块肉!
一天夜里,我突然奔赴大海(四川),埋在玉阶山麓。
夜深风浪大,半夜里传来呜咽的哭声,好像是一位美女的哭声。
注释:
①浮黑洋:指来到黑河。黑河,今属辽宁省葫芦岛市。②辞黄屋:辞别皇宫(唐玄宗)。③赵氏:指杨贵妃。④沧溟:大海。⑤玉阶山麓:指四川岷江边的山。⑥风涛:风雨交加的海面。夜半:半夜。⑦宛若佳人哭:仿佛听到美女的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