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寒凫鸭方念群,江头艇子不肯住。
众客临江动愁色,云边直指象州路。
愿君为我立斯须,高歌一曲白日暮。
海邦居人曾未知,东风巳动桄榔树。
送翁长官分韵得树字
江寒凫鸭方念群,江头艇子不肯住。
众客临江动愁色,云边直指象州路。
愿君为我立斯须,高歌一曲白日暮。
海邦居人曾未知,东风巳动桄榔树。
注释:
- 江寒:形容江水寒冷。
- 凫鸭(fú yā):野鸭子和野鹅。
- 方:刚刚。
- 念:想念。
- 江头艇子:指江边的船。
- 不肯住:船不想停留。
- 众客:众多客人。
- 动愁色:因江上景色而感到忧愁。
- 云边:形容远处。
- 象州路:地名,位于今广西象州县一带。
- 高歌:高声唱歌。
- 白日暮:黄昏时分。
- 海邦:大海之邦。
- 居人:居住在这里的人。
- 曾未知:从未知道。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离别之际,以江上的自然景观作为背景,表达了对朋友的不舍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未来的期待。
起句“江寒凫鸭方念群,江头艇子不肯住”,描绘了江面上的景象,寒冷的江水和众多的凫鸭聚集在一起,而船儿却不愿意停泊下来。这两句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了江面的宁静与动态,同时暗示了离别的不舍之情。
第二句“众客临江动愁色,云边直指象州路”,进一步描绘了离别的场景。众多客人面对着江水,流露出忧愁的表情,而船儿则向着远方的象州路行驶。这句诗不仅描绘了离别的场景,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不舍之情。
第三句“愿君为我立斯须,高歌一曲白日暮”,是诗人向朋友表达自己的情感。他希望朋友在短暂的离别时间里,能够为他留下美好的回忆,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未来重逢的期待。这里,诗人运用了“立斯须”、“高歌”等词汇,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最后两句“海邦居人曾未知,东风已动桄榔树”,是诗人对朋友的祝愿。他希望朋友能够了解大海之邦的生活,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待。这里,诗人巧妙地将“桄榔树”与“东风”联系起来,寓意着春天的到来和生活的复苏。
整首诗通过描绘江面景象和离别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不舍之情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