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花外旖旎日,秋水桥边寂历僧。
眼勘百年天地里,闲来此处几人曾。
【注释】
青山:山名,在今江西九江市西北。花外:山花盛开的时节。旖旎日:阳光灿烂的一天。
秋水桥:在江西庐山。寂历:寂静冷落。
眼勘(kān):目光所及,意即放眼远望。
百年:一生或一世。
天地里:人世间。
闲来此处:闲暇之时。
【赏析】
《感遇》是唐代诗人王维的组诗作品。此诗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前两句写庐山风景,“青山”点山之高,“花外”指山花之盛,“日”指太阳,“绮丽”。后两句写诗人观景而发感慨。全诗构思巧妙,语言精练,意境高远,风格清雅。
首句“青山花外旖旎日”,以“青山”、“花外”点明地点。青山、花都是美好的事物,它们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美丽,这就给人以美好而宁静的感觉,为下面进一步描绘景色作了铺垫。
二句“秋水桥边寂历僧”,以“秋水”和“桥边”来表现环境的特点。“寂历”一词,既写出了僧人的清静,又表现出环境的幽静。“秋水”,不仅点出时间是秋天,而且写出了水的澄澈;“桥边”,既写出了位置的偏远,又表现出环境的静寂。
三句“眼勘百年天地里,闲来此处几人曾”,这是诗人对前两句描写的景色的进一步描绘,也可以说是进一步的联想与想象。“眼勘”一词,既是诗人的主观感受,又是诗人的一种眼光,它既写出了诗人对景色的感受,又写出了诗人的主观眼光。“百年”,这里指人的一生。“天地”,这里指人所处的世界或宇宙。“眼勘”一词,把诗人的眼光与世界的广阔、宇宙的深邃结合起来,使景物更加鲜明、生动。“闲来”一词,既写出了诗人的心情闲适,又写出了诗人对美景的欣赏。“几”,表疑问。
四句“眼勘百年天地里,闲来此处几人曾”,是对前三句的总结和深化。“眼勘”一词,既总结了前面的内容,又引出了后面的内容。“百年”,既是指人的一生,又是指宇宙的时间。诗人用“眼瞵”这一主观眼光与宇宙的广阔、时间的悠久联系起来,使景物变得更加鲜明、生动。“闲来”,既表明了心情闲适、愉快,又表明了作者对美景的喜爱、赞赏。“几人”,既是反问的语气,又是表示感叹的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