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气春虫篆壁游,感时黄鸟说新愁。
我将定性书当枕,飞过杨花不下楼。
【注释】:得气,指春天的生机勃发。篆壁游,指春鸟在壁上作窠,筑巢繁殖。感时黄鸟说新愁,比喻诗人对国事有所感触,有忧国之思。飞过杨花不下楼,意谓即使看到飘飞的杨花也不动心,喻指自己不受外界诱惑,坚持正道。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物抒怀诗。前两句写春天的生机勃勃,后两句写诗人不为世俗所动,坚守节操。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得气春虫篆壁游,感时黄鸟说新愁。
我将定性书当枕,飞过杨花不下楼。
【注释】:得气,指春天的生机勃发。篆壁游,指春鸟在壁上作窠,筑巢繁殖。感时黄鸟说新愁,比喻诗人对国事有所感触,有忧国之思。飞过杨花不下楼,意谓即使看到飘飞的杨花也不动心,喻指自己不受外界诱惑,坚持正道。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物抒怀诗。前两句写春天的生机勃勃,后两句写诗人不为世俗所动,坚守节操。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诗句释义及赏析 出门 - 释义:出门,意味着外出、离开家门。 - 赏析: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因某种原因(可能是思乡、寻友或其它)而不得不暂时离开自己的住所,开始了新的旅程。 何处问西东 - 释义:此处询问的是目的地或方向,意指“向何处去”、“去哪里”。 - 赏析:通过询问,表现出一种迷茫和求知的心境,同时也反映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欲。 乾坤亦醉中 - 释义:乾坤,常用来指代天地
诗句: 1. 山客春长醉,日高呼乃醒。 - 译文:山里的客人春天常常沉醉在美酒中,太阳升高时他才醒来。 - 注释:山客,指居住在山中的隐者。春长醉,春天常常沉醉在美酒之中。日高,太阳升高。呼乃醒,醒来后呼唤自己。 2. 抱沙溪鸟白,饲叶野蚕青。 - 译文:抱着沙滩上的小溪鸟白,喂着树叶上的野蚕青。 - 注释:抱沙溪,抱着沙滩上小溪的清澈水流。鸟白,白色的小鸟在沙溪边栖息。饲叶,喂食叶子上的野蚕
【注释】 杨光禄致仕归乡:杨光禄辞官回家。 平生付公论,履道有神明:一生的功过,都交给公正的人评说。履道:遵行正道。 世感朝云灭,心归春草生:世人只看到朝云消失,而看不到春天的草木生长。 走沙迎故吏,啼树候残莺:在沙漠里跑着迎送过去的官吏,树上的鸟儿叫着等待逝去的春天。 试问馀年事,湖山无尽情:试着问问自己,还有多少事情可以做,还有多少心情能去欣赏大自然的美。 【赏析】
诗句释义 1 “白璧名方重” - 这里指的是珍贵的玉石(白璧),因为其价值高,所以名声大。 2. “黄金用未舒” - 指黄金尚未完全被利用或使用。 3. “欲将南去舸” - 准备向南去的船只,可能意味着即将离开或前往南方。 4. “收载北游书” - 携带着北方游历的书籍,可能表示将要进行一次旅行或学习。 5. “碧草莎鸡候” - 描述一种等待的景象,可能是在等待着某个特定的时刻。 6.
诗句逐句释义及赏析 第一句: 芒履去无痕,何人割晓昏。 - 芒履去无痕:形容行走时脚步轻盈,不留痕迹。 - 何人割晓昏:比喻诗人的才华横溢,能够洞察世间万物的变化,不受外界干扰。 第二句: 只疑吾梦寐,别在一乾坤。 - 只疑吾梦寐:诗人怀疑这一切是否只是自己的梦境,表达了一种虚幻和现实的交织感。 - 别在一乾坤:意味着诗人将这种美好的境界与现实世界分隔开来,形成了鲜明对比。 第三句:
【注释】 谩说:空自说。蘧然:形容人精神恍惚、失神的样子,这里指归隐。一系匏:系在葫芦上,比喻归隐生活。我离天渐远:意喻远离尘世,身与天齐。秋与寺争高:秋天的山比寺还要高,意喻诗人对山林的喜爱。涧底云长闲,人间梦亦劳:涧底的水云长年不散,人们做梦也很辛苦。餔啜(qiè chuò)近蛴螬(qī táo):吃不饱,接近虫蚁。 【赏析】 此诗首句“谩说归来好”,是说自己虽然归隐,但并不快乐
岁月有今数,乾坤多此身。 恶怀时避客,梦语夜惊人。 浅道难还古,陈粳不继新。 谁怜伏莽下,白首病词臣。 释义:岁月如流水一般,转眼间已是今日,我身在天地之间,却感到孤独无助。心中充满对时光的厌恶,夜晚常常梦见自己被惊醒,醒来后心绪烦乱。 浅道难还古,陈粳不继新。 谁怜伏莽下,白首病词臣。 注释:浅道难以回到古代,陈年的大米也不再新鲜。没有人可怜我这个老病之人,只能在黑暗中度过余生。 赏析
【注释】京师:今北京。沈署丞:指沈约(字休文)曾任吴兴太守,后为江州建平王参军。宜兴:今属江苏。“停杯”二句:言虽然离京城近,终不忘水云之恋。 【赏析】《送沈约归宜兴》是送别诗。此诗的开头四句,点明送别时间、地点和原因,交代了沈约这次回乡的来由。诗人在饯行席上设宴,但酒不醉人,话也不投机,只好把话题一转,转而谈论天象星宿之类。接着写江南水乡春景:“野涨通朝扈,春山结早蚕
注释: 1. 刘向:指刘宋时期的诗人、文学家刘义庆,字季叔,彭城人。刘熙:即刘义庆的儿子刘熙,字休文,彭城人。 2. 老:指年老。 3. 疏公:指南朝时期著名的学者和官员颜之推。志未迂:意谓他的志向没有变。 4. 甲科:指科举考试中的第一名,即状元。三戍后:三年后。 5. 劳伐:指战争。 6. 海物怀鲜错:意思是对海上的鱼虾珍美感到怀念。 7. 川流送小车:意思是河流像在送别小车一般
注释: 1. 我性耽迂僻,公今亦惮烦:我性情孤僻,你如今也害怕麻烦。 2. 地偏如隔壤,溪曲愈深村:地势偏远如同隔着一堵墙,溪水弯曲使得乡村更加幽静。 3. 桑扈春前枕,蜣螂雨后门:桑树丛生的春天里,可以当枕头;雨水过后,蜣螂筑巢的门口。 4. 更求人境外,山水谢公墩:更想寻找到人间之外的地方,山水间的谢公墩。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远离尘嚣、寻求隐逸之地的诗。首句“我性耽迂僻”
注释:在石田画中隐居的幽雅人。他无事的时候,在山中感到厌倦,就摩挲着眼睛出来,到江边的寒莎上行走。月从十五开始,秋光满溢,现在又到了晚上,梧桐树叶的影子又多了。 赏析:本诗是一首写景诗。首联“无事山中倦眼摩,起来江上踏寒莎”两句写诗人无事闲居,懒于观瞻,便到江上踏莎赏景。颈联“月从十五秋光满,今夜梧桐影复多”两句写月色如洗,夜深人静时,梧桐树影也显得格外明亮
【注释】 ①杜陵:古地名,位于今陕西省长安县。新样:新奇的样儿。草堂:诗人在长安任右拾遗时所居宅第。②蒋齐:地名,在今陕西汉阴县南。③歌啸:歌声和长啸。有怀:有所思念。谁我:指自己或他人,这里代指“我”与“他”。“识”:知道。“一莺”:指一只燕子。 【赏析】 《舒啸草堂》是诗人杜甫晚年居长安时的一首五言律诗。 开头两句说:“草堂新样低,江春碧蒋齐”。草堂,是指诗人居住的长安城南少陵西南的一座别墅
注释:江神,即江水之神。公涂海水一般情,意思是江神的情感如海水一般深邃、浩瀚。未可安然掉臂行,意为我不能像江神那样自在地行走。十日江行无鸭赛,意味着连续十天的江行,没有看到鸭子的竞赛。恶风吹浪入山城,意思是猛烈的风浪吹进了山城,形容江上的恶劣天气和环境。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述江神情感的诗。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江神深邃、浩瀚的情感,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江行的无奈和担忧。整首诗语言简练
诗名:《春词 其五》 乳莺啼过柳枝低,江雨晴来草叶齐。 此句描绘了一幅春雨过后的景象:细雨停歇,嫩绿的柳条随着莺歌轻轻垂下,雨后草地显得格外翠绿,草叶整齐如画。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和谐,也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九十日中无好醉,落花如梦到棠梨。 “九十日中”指的是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而“无好醉”则表达了诗人在春天里虽有美景却难寻欢愉的心情
独语流莺春乐章,梨花叶底酒洸洸。 百年已割半生去,一岁无如二月长。 注释说明: - 独语流莺春乐章,梨花叶底酒洸洸:春天的鸟儿在欢快地歌唱,仿佛在庆祝春天的到来。梨花盛开在叶子之间,酒香四溢。 - 百年已割半生去,一岁无如二月长:人生短暂,如同百年已经过去一半;而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光,莫过于春天的二月。 赏析: 《春词 其四》是清朝诗人白玉蟾的作品,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感慨人生的短暂
诗句原文: 愁结高城酒作兵,相持三月未能平。 不如两物都忘却,散漫春窗鸟一声。 注释: - “愁结高城”:形容心中充满了忧愁和不满,就像一座高高的城墙一样难以突破。 - “酒作兵”:将酒比作武器,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愤怒和不满。 - “相持三月未能平”:双方僵持不下,已经持续了三个月,仍未能解决争端。 - “三月”:表示时间的长短,暗示问题的复杂性和拖延性。 - “未能平”:无法平息或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