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结高城酒作兵,相持三月未能平。
不如两物都忘却,散漫春窗鸟一声。
诗句原文:
愁结高城酒作兵,相持三月未能平。
不如两物都忘却,散漫春窗鸟一声。
注释:
- “愁结高城”:形容心中充满了忧愁和不满,就像一座高高的城墙一样难以突破。
- “酒作兵”:将酒比作武器,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愤怒和不满。
- “相持三月未能平”:双方僵持不下,已经持续了三个月,仍未能解决争端。
- “三月”:表示时间的长短,暗示问题的复杂性和拖延性。
- “未能平”:无法平息或解决,表达了双方的僵局和冲突的持续。
- “不如两物都忘却”:认为与其在这场争执中纠缠不清,不如忘记这一切,放下心中的负担。
- “两物”:可能是指争执中的两个对立面或两种不同的观点、意见等。
- “都忘却”:全部忘记,彻底放下。
- “散漫春窗鸟一声”:春天的窗户被鸟儿的鸣叫所打破,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的到来。
- “散漫”:形容鸟儿自由自在地飞翔,不受拘束。
- “春窗”:春天的窗户,寓意新的开始或希望。
- “鸟一声”:鸟儿的叫声,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自然的和谐。
赏析:
这首诗以“春词 其三”为标题,通过描绘诗人内心的感受和对未来的期望,展现了一幅生动而富有哲理的画面。诗人以“愁结高城酒作兵,相持三月未能平”开头,形象地展示了内心的愤怒和不满,以及因争执而造成的困境。紧接着,“不如两物都忘却,散漫春窗鸟一声”两句,诗人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那就是忘记过去的争执,让生活重新回到和谐与平静之中。这种转变不仅是对现实的无奈回应,也是对未来的积极期待。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来隐喻人生的起伏和变迁,展现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