皛皛晴云芳草堆,千花万花相映开。
东风吹雨入山阁,啼鸟一声何处来。
春谷
在晴朗的白云下,芳草堆满大地,千花万花互相映衬开放。
东风吹动细雨洒落山阁,一声鸟鸣声中何处传来?
注释:
皛皛晴云芳草堆:洁白明亮的天空和飘浮的云朵上点缀着芳草。皛皛,形容云朵洁白明亮。
千花万花相映开:成千上万的花相互映衬开放。
东风吹雨入山阁:春风拂动,细雨洒落在山间的楼阁之上。
啼鸟一声何处来:树上的鸟儿啼叫一声,不知道是哪里来的。
皛皛晴云芳草堆,千花万花相映开。
东风吹雨入山阁,啼鸟一声何处来。
春谷
在晴朗的白云下,芳草堆满大地,千花万花互相映衬开放。
东风吹动细雨洒落山阁,一声鸟鸣声中何处传来?
注释:
皛皛晴云芳草堆:洁白明亮的天空和飘浮的云朵上点缀着芳草。皛皛,形容云朵洁白明亮。
千花万花相映开:成千上万的花相互映衬开放。
东风吹雨入山阁:春风拂动,细雨洒落在山间的楼阁之上。
啼鸟一声何处来:树上的鸟儿啼叫一声,不知道是哪里来的。
【注释】 ①苏东坡曾为李宪之父李常作《送别》诗: “我今欲南还,君意方东迈。 青衫白苎郎,去去江海外。 莫见西风时,回头空泪下。” ②苏东坡的《和李宪父赠别次韵》: “天涯霜雪貂裘黑,古道重云野树愁。 作客风尘皆万里,送君江海独孤舟。 青巾旧说苏南海,白发今传李惠州。 幕府官闲诗兴好,定须饱饭对罗浮。” ③李宪,字公度,号苏溪,苏轼的好友,曾任广州太守兼广东经略安抚使。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
同杨后江黄希斋赵洪洋陆双石迎祥寺分韵得溪字 郭外逢僧寺,林深野路迷。 扪萝凌石磴,随柳过青溪。 花梵闻经语,松风听鸟啼。 向来幽僻意,欲就白云栖。 译文: 在郊外遇到了一座寺庙,林子深处的小路让我迷失方向。 我沿着藤蔓和石头阶梯向上爬,随着柳树走过清澈的小溪。 在花丛中听到和尚念经的声音,听着风吹过树林中鸟儿的叫声。 我原本就渴望找到一个安静的地方,现在想要像白云一样自由自在地飞翔。 赏析:
云树荒凉对石城,重来非复旧诗盟。 折梅东阁春相忆,伐木空山鸟自鸣。 江海蛟龙波浪阔,省堂风雨梦魂惊。 瑶琴独抱朱弦冷,何处楼台看月明。 此诗由怀贞斋少詹作于南巡时途经广州。首句描绘出一种荒凉而静谧的景色,诗人在对石城的对峙中感受到岁月的变迁与内心的感慨。第二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往昔诗盟的追忆和怀念之情。第三、四句描绘了东阁中折梅的景象以及空山中的鸟儿自由自在的鸣叫,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谐之美的向往
江暮 薄暮回江舸,轻风满柁楼。 水空天上下,波动月沉浮。 鹭宿洲逾静,钟鸣寺转幽。 渔灯依近浦,明灭向沙头。 注释: 1. 薄暮回江舸:傍晚时分,江上的船只返回。 2. 轻风满柁楼:微风吹拂着船舵楼,轻轻吹过。 3. 水空天上下,波动月沉浮:水面空旷,天空高远,月亮在水面上波动起伏。 4. 鹭宿洲逾静:白鹭栖息在洲渚之上,显得格外宁静。 5. 钟鸣寺转幽:寺庙里的钟声传来,显得更加幽静。 6.
《竹溪卷》 君不见潇湘万竿玉,君不见洞庭千顷秋。 苍蛟夜舞风雨黑,鼋鼍日抱青天游。 三年仗剑事明主,君山衡岳空回头。 长安六月红尘浮,竹溪竹溪何清幽。 安得载酒竹溪去,醉卧秋阴看白鸥。 注释与赏析 1. 君不见潇湘万竿玉(竹影摇曳) - 注释:形容潇湘地区竹子的翠绿色如同玉石般璀璨。 - 赏析:通过比喻,生动地描绘了潇湘的自然美景和竹子的生机勃勃。 2.
徐州次陈水部韵 古道遥连河上开,贤豪陈迹半蒿莱。 山青雨歇断虹出,江阔夜深明月来。 萃墨孤亭还细草,歌风千古但高台。 绿云自锁云龙色,无复山人放鹤回。 注释: 1. 古道遥连河上开:古老的道路延伸到河的上游。 2. 贤豪陈迹半蒿莱:贤豪的遗迹在蒿莱中显得荒凉。 3. 山青雨歇断虹出:山青时雨停,彩虹出现。 4. 江阔夜深明月来:江面宽阔,夜晚深沉,月光来临。 5. 萃墨孤亭还细草
【注释】 放舟:即放船。孤舟,小船。䌫,同“帆”。云白唐朝寺,唐寺,即唐代的寺庙。玉女台,山名。 【赏析】 《放舟》是一首写景诗。全诗以“放舟”为题,从放舟的动、静两个方面描绘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春江景色。 首句“野水孤舟动”,描写诗人放舟于春江之上时,江面泛起涟漪,船儿也随之荡漾。“孤舟”点明了诗人放舟的动态;“野水”写出了春江的水是那样清澈见底,连岸边的小草都映入眼帘。 二句“春帆江色开”
梅园秋游 燕门九月天雨霜,瘦马城西冲晓凉。 曲岸傍桥芦叶短,断畦临水稻花香。 鹅池清浅移舟入,鸟树苍茫载酒尝。 不有主人知爱客,可能垂钓对斜阳。 注释: 1. 燕门:指燕地或燕代,这里泛指边境地区。 2. 九月:指秋天。 3. 天雨霜:天空中下着霜。 4. 瘦马:形容马儿消瘦。 5. 城西:城边。 6. 冲晓凉:冒着清晨的冷气。 7. 曲岸:弯曲的河岸。 8. 傍桥:靠近桥。 9. 芦叶短
注释:象纬丹梯凌绝巘,鸡鸣高阁俯凭虚。 注释:象纬是指星象,丹梯指的是登山的梯子,凌绝巘是指登上了山峰。鸡鸣高阁是指在高处听到鸡啼声,俯凭虚是指站在高处向下望去。 古今人世登临外,百二山河览眺馀。 注释:古今人世是指古代和现代,登临外是指登高望远,百二山河是指江山如画,览眺馀是指欣赏美景之余。 九日天涯催节序,万峰秋色落郊墟。 注释:九日指的是重阳节,天涯催节序是指节日的气氛
诗句输出: 维舟汉江滨,水色照黄鹤。 骢马何不来,风雨横江落。 译文输出: 我停靠在汉口的岸边,江水的颜色映照着黄鹤楼。 我的坐骑为什么不来?是风雨让江水汹涌澎湃。 注释输出: - 维舟:停船靠岸。 - 水色照黄鹤:江水的颜色映照着黄鹤楼。 - 骢马:指代自己的坐骑。 - 何不:为什么不。 - 风雨横江落:江水汹涌澎湃。 赏析: 这首诗是明朝张治的作品
诗句输出: 霜落燕山万木稀,君行岁晚欲何依。 十年空献君王策,犹向桥门著布衣。 译文输出: 霜降之后,燕山的树木已经稀疏,您的出行是为了寻求依靠。在这寒冷的季节里,您离开家乡,前往遥远的地方,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迷茫和担忧。您已经离开许多年,曾经为君王献策,如今却只能穿着朴素的布衣,继续在桥上徘徊,寻找着人生的方向。 关键词注释: 1. 霜落:指深秋时节,气温骤降,树叶上的霜开始出现。 2
诗句: 忆昔荆门路,青山赵氏居。 石桥寒涧细,古木暮村虚。 吾子今才俊,为官且簿书。 安成饶礼俗,封壤带衡庐。 凉露侵征旆,秋星伴使车。 上林相别地,应惜雁行疏。 翻译: 回想起从前在荆州的那条路,青山之中住着赵家。 石桥下清澈的小溪,古木参天傍晚时分显得有些空洞。 你的才华出众,现在你担任官职要处理文书工作。 安成这个地方有丰富的礼俗,肥沃的土地环绕着衡山和庐山。 清晨露水沾湿了征旗
河西草堂为童内方乃兄赋君住玉沙湖,云构函虚敞。 荷露凝清香,竹风动幽响。 月华川上来,烟水平如掌。 深居澹无营,悠然谢尘鞅。 闭门卧高舂,不知春草长。 朅来燕市游,驱车何慨慷。 细雨悬孤帆,青山还独往。 我屋潇湘东,林岩亦萧爽。 三年缚缨裾,怀之空惝恍。 衡岳千万峰,因君发遐想。 几时湖上归,与君弄兰桨。 注释: 1. 君住在玉沙湖畔,如同云一般空旷的房屋。 2. 荷花上的露珠凝结成香
诗句输出: 维舟汉江滨,水色照黄鹤。 骢马何不来,风雨横江落。 译文输出: 我停靠在汉口的岸边,江水的颜色映照着黄鹤楼。 我的坐骑为什么不来?是风雨让江水汹涌澎湃。 注释输出: - 维舟:停船靠岸。 - 水色照黄鹤:江水的颜色映照着黄鹤楼。 - 骢马:指代自己的坐骑。 - 何不:为什么不。 - 风雨横江落:江水汹涌澎湃。 赏析: 这首诗是明朝张治的作品
第一句:“九日子言家用壁间白坡韵二绝” 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九日"指的是农历九月九日,这一天在中国有着登高赏菊的传统习俗;"子言家"则是指作者的朋友或亲戚家中;"用壁间"意味着在壁上创作诗歌;"白坡韵"可能指使用白坡的诗歌韵律,而“二绝”则表明这是一首两首的诗歌。 第二句:“莫问昆崙山” 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询问昆仑山的事情。昆仑山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座大山
无碍山房 碧嶂孤云宿,青天一鹤飞。 夜龛灯影灭,藤月照禅衣。 注释: - 碧嶂孤云宿:青山如屏障,孤云停留。 - 青天一鹤飞:天空中飞翔着一只白鹤。 - 夜龛灯影灭:夜晚时,佛像前的灯火熄灭了。 - 藤月照禅衣:月光透过藤蔓照射在僧袍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神秘的佛教修行场景。首句“碧嶂孤云宿”形象地刻画出山峰的雄伟和云雾的飘渺,为整个画面奠定了一个幽静的背景。接着